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箬蒂

箬蒂

药材名称箬蒂

拼音Ruò Dì

英文名leaf base of Chequershaped Indocalamus

出处出自《本经逢原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箬竹的叶基部。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Indocalamus tessellatus (Munro) Keng f. 2.Indocalamus latifolius(Keng)McClure [Arundinaria lafitolia Ke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

原形态1.箬竹 植株呈灌木状。竿高0.5-2m,直径4-7.5mm;节间长约25cm,最长可达32cm,。圆筒形,在分枝一侧的基部微扁,多为绿色,节较平坦,竿环较箨环略隆起,节下方有红棕色贴竿的毛环。箨鞘长于节间,上部宽松抱竿,无毛,下部紧密抱竿,密被紫褐色伏贴状疣基刺毛,具纵肋;箨耳无,箨舌厚膜质,截形,高1-2mm。背部有伏贴微毛;箨片大小多变化;窄披针形,竿下部者较窄,竿上部者稍宽,易落。小技具2-4叶;叶鞘紧密抱竿,有纵助,背面无毛,或被微毛,无叶耳;叶舌高1-4mm,截形,叶片在成长植株上稍下弯,宽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0-46cm,宽4-10.8cm,先端长尖,基部楔形,下表面灰绿色,密被伏贴短柔毛;中脉两侧或仅一侧生有一条毡毛,次脉8-16对;小横脉明显,形成方格状,叶缘生有细锯齿。圆锥花序长10-14cm,花序主轴和分枝均密被棕色短柔毛;小穗绿色带紫,长2.3-2.5cm,几呈圆柱形,含5-6朵小花,小穗柄长5.5- 5.8mm;小德轴节间,被白色绒毛;颖有3片,纸质,脉上具微毛,第1颖长5-7mm,先端钝,有5脉,第2颖长7-10.5mm,具7脉,第3颖长10-19mm,具9脉;第1外样长11-13mm,背部具微毛;有11-13脉,基盘长0.5-1mm,其上有白色髯毛,第1内释长约为外样的1/3,背部有2脊,春间生有白色微毛,先端有2齿和白色柔毛;花药黄色。笋期4-5月,花期6-7月。 2.阔叶箬竹灌木状竹类。竿高可达2m,直径0.5-1.5;节间长5-22cm,微有毛,尤以节下方为甚;竿算宿存,质坚硬,背部常有粗糙的棕色小刺毛,边缘内卷,且有纤毛;箨舌截平,鞘口顶端有长1-3mm流苏状繸毛;小技顶端有1-3叶片;叶片长10-40cm,宽1.5- 8cm;花序上叶片较小,表面无毛,翠绿色,近叶绿处有小刺毛,背面灰白色,略生微毛,小横脉明显,边缘粗糙或一边平滑。圆锥花序基部常为叶鞘包裹,长6-23cm,或有时退化为仅有4-5小穗的总状花序;花序分校与主轴均密生微毛,小穗紫色或暗绿色,有5-9/小花,长2-4cm;内停稍短于外稃,稀有等长或较长于外稃,通常先端有2齿或有1凹头,背部有2脊,脊或脊间向上生稀疏的微毛,鳞被3;雄蕊3,花药大多紫色,颖果成熟后古铜色,状如麦穗,长约1cm。笋期4-5月,花果期1-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箬竹生于海拔300-1400m的山坡路旁。 2.阔叶箬竹生于林下或山坡。

资源分布:1.箬竹分布于浙江西天目山、衢县、湖南零陵阳明山等地。 2.阔叶箬竹分布于华东及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地。

性味甘;苦;凉

功能主治降逆和胃;解毒。主胃热呃逆;烧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煅存性研末调涂。

各家论述本经逢原》:煎汤治胃热呃逆,其性较柿蒂稍平。取灰以香油调涂汤火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扶桑根

    《中药大辞典》:扶桑根药材名称扶桑根拼音Fú Sānɡ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朱槿的根。性味《广西中药志》:"味涩,性平。"功能主治治月经不调,血

  • 小花梾木

    药材名称小花梾木拼音Xiǎo Huā Lái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小花梾木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ida paruiflora (Chien)Holub[Cornus paruif

  • 裂叶翼首花

    药材名称裂叶翼首花别名岩七[四川西昌]、爬岩夕[会理]、小铜锤[木里]来源川续断科翼首花属植物裂叶翼首花Pterocephalus bretschneideri (Batal.) Pritz.,以根及

  • 黄茄花根

    药材名称黄茄花根拼音Huánɡ Qié Huā Gēn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格纹叶木槿的根。秋、冬采收。性味淡,平。功能主治补脾,化痞,通经,消食。治胸腹胀满,消化

  • 虾须豆

    《中药大辞典》:虾须豆药材名称虾须豆拼音Xiā Xū Dòu别名土甘草(《广西中药志》)。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豆科植物干花豆的根或叶。根,秋、冬采挖;叶,夏、秋采摘,洗净,晒干。原形态直

  • 算盘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算盘子药材名称算盘子拼音Suàn Pán Zi别名算盘珠、野南瓜、果盒仔、金骨风、山金瓜、臭山橘、馒头果、狮子滚球来源大戟科算盘子属植物算盘子Glochidio

  • 突厥雀

    《中药大辞典》:突厥雀药材名称突厥雀拼音Tū Jué Què别名鹅鸠、寇雉(《尔雅》),沙鸡(《尔雅义疏》)。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沙鸡科动物毛腿沙鸡的肉。原形态雄鸟体长约40厘米

  • 百部

    《中国药典》:百部药材名称百部拼音Bǎi Bù英文名RADIX STEMONAE别名百条根、百部草、闹虱药、药虱药来源本品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 (Mi

  • 河乌

    药材名称河乌拼音Hé Wū英文名Dipper, Ouzel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河乌科动物河乌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clus cinclus (Linnaeus)采收

  • 香叶根

    药材名称香叶根拼音Xiānɡ Yè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香叶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a fragrans Oliv.[L.rosthornii Diels.]采收和储藏: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