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白花九里明

白花九里明

药材名称白花九里明

拼音Bái Huā Jiǔ Lǐ Mínɡ

别名白花、青羊藤、六月零、千里光、九里明、管芽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假东风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umea riparia (Bl.) DC. [Conyzarparia Bl.; B.chinensis (L) DC.; B.pubigera (L.) Mer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东风草攀援状草质藤本或基部木质。茎圆柱形,长3-5m或有时长达7m,多分枝,有沟纹,无毛或幼枝被锈色必短柔毛,花序轴上的毛更密,上部节间长4-9cm。叶无柄或有长3-5mm的短柄;叶片卵状长圆形或狭椭圆形,长5-8cm,宽2-3.5cm,基部狭,通常圆形,先端短尖,边缘疏生的点状细齿,两面无毛或被疏柔毛,幼叶下面的毛较密,中脉在上面平,在下面稍凸起,侧脉5-7对,弧状上升,网状脉明显。头状花序多数,径5-8mm,在腋生枝顶端排列成密圆锥花序,多数小圆锥花序再排成具叶的大圆锥花序,有长5-10mm,的花序柄;总苞钟形或圆柱形,长约7mm,总苞5-7层;花托平,径2-3mm,被白色密柔毛;花黄色;雌花多数,细管状,长约8mm,基部略增大,檐部2-4齿裂;两性花花冠管状,连伸出花冠的花药长约1cm,向上渐扩大,檐部5齿裂。瘦果圆柱形,有10条棱,被毛,长约1.5mm;冠毛糙毛状,长约6mm。花期1-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边、山坡灌丛或密林中,路边、溪旁赤常见。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味微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血。主风温痹痛;血瘀崩漏;跌打肿痛;痈疖疥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诃子叶

    《中药大辞典》:诃子叶药材名称诃子叶拼音Hē Zǐ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的叶片。化学成分含莽草酸、去氢莽草酸、奎宁酸、阿拉伯糖、果糖、葡萄糖、蔗糖等。还含鞣质约10%。功能

  • 毛嘴签

    药材名称毛嘴签别名烧伤藤、节节藤来源鼠李科毛嘴签Gouanja javanica Miq.,以茎、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性味微苦、涩,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血。烧烫伤:鲜

  • 裂叶崖角藤

    药材名称裂叶崖角藤拼音Liè Yè Yá Jiǎo Ténɡ别名大过山龙、过山龙、过江龙、青竹标、金草篐、麒麟尾、大青蛇、大憨青、爬树龙来源天南星科裂叶崖角藤R

  • 阿氏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阿氏蒿药材名称阿氏蒿拼音ā Shì Hāo来源菊科阿氏蒿Artemisia adamsii Bes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内蒙古。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健胃。主治肺

  • 含羞草根

    《中药大辞典》:含羞草根药材名称含羞草根拼音Hán Xiū Cǎo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含羞草的根。夏、秋采集,洗净,晒干。化学成分从干燥的根中可提得生物碱、内酯性物质和黄

  • 番荔枝根

    药材名称番荔枝根拼音Fān Lì Zhī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番荔枝科植物番荔枝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nona reticulata 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落叶

  • 小花吊兰

    药材名称小花吊兰拼音Xiǎo Huā Diào Lán别名三角草、山韭菜、土麦冬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小花吊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lorophytum laxum R. Br.采收和储

  • 硬水黄连

    《中药大辞典》:硬水黄连药材名称硬水黄连拼音Yìnɡ Shuǐ Huánɡ Lián别名水黄连(《百草镜》),金鸡脚下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黄脚鸡(《四川中药志》)

  • 灯心草根

    《中药大辞典》:灯心草根药材名称灯心草根拼音Dēnɡ Xīn Cǎo Gēn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的根及根茎。夏、秋采取。性味《开宝本草》:"味甘,寒,无毒。"功

  • 野苦梨

    药材名称野苦梨拼音Yě Kǔ Lí来源蔷薇科华西栒子Cotoneaster harrowianus Wils.,以根皮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治疗痈肿疮毒。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