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番石榴树皮

番石榴树皮

药材名称番石榴树皮

拼音Fān Shí Liu Shù Pí

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sidium guajaua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5-10m。树皮浅黄褐色,嫩枝四方形,具白色短毛,老则脱落;芽密被白色短毛。单叶互生,稀有轮生,矩圆状椭圆形至卵圆形,长5-12cm,宽3-5cm,揉之有香气,革质,先端圆或短尖,基部钝至圆形,全缘,上面深绿色,叶脉微凹或平坦,嫩时疏生短毛,下面浅绿色,疏生小腺体,密被短柔毛,主脉隆起,侧脉7-11对,亦隆起,斜出将近叶缘而弯曲;叫柄长4mm。花两性,腋生1-4朵;萼5片,绿色,卵圆形;花瓣白色,卵形,长2-2.5cm;雄蕊多数,与花瓣等长,花丝白色,花药浅黄色,纵裂;雌蕊1,花柱长于花丝,柱头圆形,子房下位,3室,胚珠多数。浆果球形、卵圆形或洋梨状,长2.5-8cm,径3-5cm,果肉通常黄色,也有白色或胭脂红色。种子卵圆形,淡白色。花期5-8月。果期8-11月。

化学成分树皮含鞣质18.56%和有机酸。茎皮含无色矢车菊素(leucocyanidin),诃子鞣质酸(luteic acid),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番石榴鞣花甙(amritoside)。

性味味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泻痢腹痛;湿毒;疥疮;创伤;中耳炎。主泻痢腹痛;湿毒;疥疮;创伤;中耳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煅炭研粉撒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慈乌胆

    《中药大辞典》:慈乌胆药材名称慈乌胆拼音Cí Wū Dǎn别名乌鸦胆(《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鸦科动物寒鸦的胆。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明日开瞽,功胜空青,点青盲最验。

  • 换锦花

    药材名称换锦花拼音Huàn Jǐn Huā出处《植物名实图考》引《南越笔记》云:“脱红换锦,脱绿换锦,此换绵之所以名也。叶似水仙,冬生,至更而落。独抽一茎二尺许,作十余花,花比鹿葱而大,或红或绿,叶落

  • 华清香藤

    药材名称华清香藤拼音Huá Qīnɡ Xiānɡ Ténɡ别名九龙藤、吊三角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华素馨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sinense

  • 泥胡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泥胡菜药材名称泥胡菜拼音Ní Hú Cài别名剪刀草、石灰菜、绒球、花苦荬菜、苦郎头来源菊科泥胡菜属植物泥胡菜Hemistepta lyrata Bu

  • 小红柳根

    药材名称小红柳根拼音Xiǎo Hónɡ Liǔ Gēn别名乌柳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小红柳的根和须状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ix microstachya Turcz.采收和储藏:春、夏、

  • 栗树皮

    《中药大辞典》:栗树皮药材名称栗树皮拼音Lì Shù Pí别名栗树白皮(《唐本草》)。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栗子"

  • 岩豇豆

    《中药大辞典》:岩豇豆药材名称岩豇豆拼音Yán Jiānɡ Dòu别名岩泽兰(《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肉叶吊石苣苔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附生灌木。茎匍匐

  • 盐麸木花

    《中药大辞典》:盐麸木花药材名称盐麸木花拼音Yán Fū Mù Huā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漆树种植物盐肤木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盐麸子"条。功能主治治鼻疳

  • 野苜蓿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苜蓿药材名称野苜蓿别名蛇蜕草来源豆科野苜蓿Melilotus indicus (L.) Al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河北、山东、江苏、福建、台湾、山西、湖北、贵州。性味甘

  • 杏枝

    《中药大辞典》:杏枝药材名称杏枝拼音Xìnɡ Zhī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树枝。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杏仁"条。功能主治《本草图经》:"主堕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