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湖北地黄

湖北地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湖北地黄

药材名称湖北地黄

别名地黄[湖北鹤峰]、岩白菜

来源玄参湖北地黄Rehmannia henryi N. E. Brown,以入药。

生境分部江西、湖北、四川。

功能主治补血,止血,强壮。

鲜根液汁可用于创伤止血。

根内服对吐血,鼻衄,子宫出血等有效。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湖北地黄

药材名称湖北地黄

拼音Hú Běi Dì Huánɡ

英文名Henry Rehmannia

别名地黄岩白菜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湖北地黄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ehmannia henryi N. E. Brown.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湖北地黄 多年生草本,高15-40cm。全株被多细胞长柔毛及腺毛。根略增粗。茎单一或多条。叶多基生,莲座状;叶柄长1-6cm;叶片椭圆状长圆形,长3-18cm,羽状浅裂,裂片有尖齿;茎生叶很小,浅裂至齿状缺刻。总状花序顶生,花少;苞片叶状,向上渐小;花梗长约5cm,筒长为1/2余,萼齿5,狭披针形,先端钝,全缘或有齿,后面1枚较长;花冠淡黄色,有红色斑点,花冠筒长4-5cm,背腹略扁,稍弓曲,外面被腺毛,内仅腹部两皱褶处及花丝着生处有毛,上唇长1cm,2裂,向外反卷,下唇长约1.5cm,3裂,两面疏被毛;雄蕊4,内蒙。蒴果阔,几乎包藏于宿存的萼内。种子多数。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平地及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

性味味甘;性微寒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生津。主发热品干;血热衄;尿血;崩漏;斑疹;消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有补血、止血、强壮的功能。鲜根液汁可用于创伤止血。内服用于吐血、鼻衄。子宫出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檀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檀药材名称白檀拼音Bái Tán别名野荞面根、大撵药、地胡椒、乌子树来源山矾科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 (Thunb.) Miq.,以全株

  • 网脉橐吾

    药材名称网脉橐吾拼音Wǎnɡ Mài Tuó Wú别名山紫菀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网脉橐吾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laria dictyoneura (Franch.) Hand.-Maz

  • 庵 (艹闾)

    药材名称庵 (艹闾)拼音ān ( Cǎo Lǘ )英文名all-grass of keiske Wormwood别名庵(艹闾)草、庵 (艹闾)篙、淹 (艹闾)、覆(艹闾)、臭篙、庵蒿出处出自《神农本草

  • 鳗鲡鱼

    《中药大辞典》:鳗鲡鱼药材名称鳗鲡鱼拼音Mán Lí Yú别名白鳝、蛇鱼、风鳗(《纲目》),鳗鱼(《本经逢原》),白鳗、青鳝(《中国动物图谱·鱼类》)。出处《别

  • 小花黄堇

    药材名称小花黄堇拼音Xiǎo Huā Huánɡ Jǐn别名黄堇来源罂粟科小花黄堇Corydalis racemosa (Thunb.) Per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中

  • 紫云英

    药材名称紫云英拼音Zǐ Yún Yīnɡ别名苕子菜、沙蒺藜、红花草、翘摇来源豆科黄芪属植物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以根、全草和种子入药。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性味微

  • 绒毛诃子

    药材名称绒毛诃子来源使君子科绒毛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 var. tomentella Kurt.,以果入药。生境分部云南、西藏。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涩肠,敛肺,降气

  • 海鹞鱼尾刺

    药材名称海鹞鱼尾刺拼音Hǎi Yào Yú Wěi Cì别名魟鱼刺来源药材基源:为魟科动物赤魟、花点魟及其近缘种的尾刺。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Dasyatis akajei(Muller et He

  • 四季海棠

    药材名称四季海棠拼音Sì Jì Hǎi Tánɡ别名蚬肉海棠。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四季海棠的花和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semperflorens Link et Otto采收

  • 牛骨

    《中药大辞典》:牛骨药材名称牛骨拼音Niú Gǔ出处《纲目》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骨骼。性味《纲目》:"甘,温,无毒。"功能主治①《日华子本草》:"烧灰,治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