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洋白蜡树

洋白蜡树

药材名称洋白蜡树

拼音Yánɡ Bái Là Shù

出处始载于《华北经济植物志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美洲绿(木岑)格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raxinus pennsylvanica Marsh.var.lanceolata (Borkh.)Sarg.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整枝时剥取树皮,切片,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10-20m。树皮灰色,粗糙,皱裂。顶芽圆锥形,尖头,被褐色糖秕状毛。小枝红棕色,圆柱形,被黄色柔毛或秃净。羽状复叶长18-40cm;叶柄长2-5cm;叶轴圆柱形,上面具较宽的浅沟,常无毛;小叶7-9枚,薄革质,长圆状披针形、狭卵形或椭圆形,长4-13cm,宽2-8cm,顶生小叶与侧生小叶几等大,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阔楔形,叶绿具不明显钝锯齿或近全缘,下面疏被绢毛;小叶无柄或下方1对小叶具短柄。圆锥花序生于去年生枝上,长5-20cm;花密集,雄花与两性花异株,与叶同时开放;花序梗短;花梗纤细,被短柔毛;雄花花萼小,萼齿不规则深裂,花药大,长圆形,花丝短;两性花花萼较宽,萼齿浅裂,花柱细,柱头2裂。翅果狭倒披针形,长3-5cm,宽0.4-0.7cm,上中部最宽,先端钝圆或具短尖头,翅下延近坚果中部,坚果圆柱形,长1.5-2cm,宽约2mm,脉棱明显。花期4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道旁或庭园栽培。分布于沈阳、北京、天津、西安、乌鲁木齐等地。

性味苦;性寒

归经肝;大肠;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收敛止血。主湿热泻痢;月经不调;带下崩漏;目赤肿痛;牛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树皮。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收敛止血的功能。用于肠炎,痢疾,月经不调,白带,崩漏,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慢性支气管炎。外用于牛皮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棕竹

    药材名称棕竹拼音Zōnɡ Zhú英文名palm别名筋头竹、棕树、美三出处始载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棕竹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pis excelsa(Thunb

  • 蒲公英

    《中国药典》:蒲公英药材名称蒲公英拼音Pú Gōnɡ Yīnɡ英文名HERBA TARAXACI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

  • 中华赛爵床

    药材名称中华赛爵床拼音Zhōnɡ Huá Sài Jué Chuánɡ别名杜根藤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圆苞杜根藤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ophanoides chinensis (Ben

  • 彩斑桑勒草

    药材名称彩斑桑勒草拼音Cǎi Bān Sānɡ Lè Cǎo别名花叶叶、小花草、花花草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彩斑桑勒革的全株。夏、秋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直立草本。茎圆柱

  • 醋林子

    药材名称醋林子拼音Cù Lín Zi别名红檬子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光叶石楠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otinia glabra(Thunb.)Maxim.[Crataegus glabr

  • 天山雪莲花

    药材名称天山雪莲花拼音Tiān Shān Xuě Lián Huā别名雪莲、雪荷花、雪莲花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大苞雪莲花的带花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ssurea inuolucrata

  • 红天葵

    《中药大辞典》:红天葵药材名称红天葵拼音Hónɡ Tiān Kuí别名紫背天葵、红叶、散血子、龙虎叶(《广西药植名录》),夜渡红、红水葵(《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出处《广西药植名

  • 野牡丹子

    《中药大辞典》:野牡丹子药材名称野牡丹子拼音Yě Mǔ Dān Zǐ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的果实。秋后果实成熟时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牡丹"条。性味《福建中草

  • 茱苓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茱苓草药材名称茱苓草拼音Zhū Línɡ Cǎo来源龙胆科龙胆属植物茱苓草Gentiana apiata N. E. Brown的全草。夏季采收,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

  • 牛蒡根

    《中药大辞典》:牛蒡根药材名称牛蒡根拼音Niú Bànɡ Gēn别名恶实根(《别录》),鼠粘根(《延年方》),牛菜(《本草衍义》)。出处《药性论》来源菊科植物牛蒡的根,10月间采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