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抽筋草

抽筋草

药材名称抽筋草

拼音Chōu Jīn Cǎo

别名虫儿被单、筋骨菜、单背叶、青姑草、金缠莱、大娥嫦菜、石灰草、接筋草、小伸筋草、背单草、滇繁缕、白筋骨草鸡骨草、唐根草、石繁缕糯米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石生繁缕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llaria saxatilis Buch.-Ham.[3.vestita Kurz]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全草,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匍匐蔓生草本,长60-90cm。全株密被白色星状柔毛。茎基部匍匐,上部半直立,灰绿色,质脆易断,分枝稀疏,节膨大,有不定根。单叶互生;叶柄极短而近于无柄;叶片卵状椭圆形或狭卵形,长2-3.5cm,宽8-12m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微抱茎,全缘,两面被白色星状毛,下面较密。二歧聚伞花序细弱,有细长总花梗,生于叶腋或2分枝叉间;花梗细,长短不等;苞片较小;萼片5,披针形,长约4mm,外面被星状柔毛;花瓣5,白色,稍短于萼,2深裂至基部;雄蕊10;子房上位,花柱3-4。蒴果长卵形,与宿萼等长。种子多数,近黑色,有瘤状突起。花期4-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2300m的河谷草丛及旷野山地、田间、路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浙江、台湾、河南、湖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60-90cm。茎圆柱形,脆而易断,中具维管束一缕似筋,故名"抽筋草",上部密生短柔毛,稀分枝。叶对生,完整叶片卵状椭圆形或狭卵形,长2-3.5cm,宽8-12mm,两面有星状毛;近无柄。聚伞花序,生于叶腋或两分枝间,全部密生星状绒毛;萼片5,披针形;花瓣5,比萼稍短,先端2深裂;雄蕊10;花柱3-4。蒴果,与宿萼几等长。种子多数,黑色,表面有瘤状突起。气微,味淡。

性味辛;性凉;小毒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平肝;舒筋活血;利湿;解毒。主中风不语;口眼歪斜;肢体麻木;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黄疸型肝炎;白带;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钻地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钻地风药材名称钻地风拼音Zuàn Dì Fēnɡ别名桐叶藤、利筋藤来源虎耳草科钻地风属植物全叶钻地风Schizophragma integrifolia (Fr

  • 苦木叶

    药材名称苦木叶拼音Kǔ Mù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苦木科植物苦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crasmaquassioides(D.Don)Benn.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洗净,切碎,鲜用或晒干。

  • 油鸭

    药材名称油鸭拼音Yóu Yā别名小鸊鷉、王八鸭子、水葫芦、刁鸭来源鸊鷉(Bì Tī)目鸊鷉科小鸊鷉Colymbus ruficollis Pallas,以肉入药。生境分部我国大部分

  • 单头紫菀

    《中药大辞典》:单头紫菀药材名称单头紫菀拼音Dān Tóu Zǐ Wǎn别名喉风草、百条根、牛舌草、打风草、野白菊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陀螺紫菀的全草。夏、秋采,鲜用或晒干。

  • 散血芹

    药材名称散血芹拼音Sàn Xuè Qí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散血芹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nopetalum botrychioides )Dunn)Hand,-Mazz.[Cryp

  • 马鬃

    《中药大辞典》:马鬃药材名称马鬃拼音Mǎ Zōnɡ别名马髻毛(《别录》),马牦(《千金方》)。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马科动物马的鬃毛或尾毛。毒性《纲目》:"有毒。"功能主治治女子

  • 排钱草

    《中药大辞典》:排钱草药材名称排钱草拼音Pái Qián Cǎo别名龙鳞草、午时合(《生草药性备要》),金钱草、午时灵(《岭南采药录》),叠钱草、钱排草(《广西野生资源植物》),双

  • 短叶蹄盖蕨

    药材名称短叶蹄盖蕨拼音Duǎn Yè Tí Gài Jué英文名Short-leaf Lady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东北蹄盖蕨的根茎。拉丁植物

  • 退血草

    药材名称退血草别名筷子草、背花草、高坡酸来源报春花科退血草Lysimachia stellarioides Hand.-Maz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酸,凉。功能主治清热拔毒,利湿。主治火

  • 山杨柳

    《中药大辞典》:山杨柳药材名称山杨柳拼音Shān Yánɡ Liǔ别名黑杨柳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山杨柳的树皮。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小乔木,高3米余。枝圆形,被有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