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异株百里香

异株百里香

药材名称异株百里香

拼音Yì Zhū Bǎi Lǐ Xiā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异株百里香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ymus marschallianus Willd.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异株百里香,半灌木。茎短,多分枝;不育枝多从茎顶或侧边长出,不发达,被短柔毛;花茎发达,高可达30cm,稍有弯曲,较大者常有分枝,被柔毛。叶片长圆状椭圆形或线状长圆形,长1-2.8cm,宽1-6.5mm,先端锐尖或钝,基部渐狭成短柄,全缘或边缘上部偶有1-2对不明显小齿,两面无毛或稀被微柔毛,腺点小而在下面明显。轮伞花序沿花枝上部排成穗状花序;两性花、雌花异株;两性花发育正常;雌花较退化,花冠较短小,雄蕊不发育;花梗长2-4.5(-5)mm;花萼管状钟形,外被疏柔毛,腺点在果期明显,上唇齿尖具缘毛;花冠红紫或紫色,也有白色,两性花的长约5mm,伸出花萼,下唇开裂,雌性花约与花萼近等长,下唇近伸直,外被短柔毛;雄蕊4。小坚果卵圆形,黑褐色,长约1mm,光滑。花、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斜坡、盆地、山沟及水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新疆。

性味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发表清热;和中祛湿。主感冒;头痛;肺热咳喘;消化不良;胃痛;腹痛吐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地肤子

    《中国药典》:地肤子药材名称地肤子拼音Dì Fū Zǐ英文名FRUCTUS KOCHIAE别名扫帚苗来源本品为藜科植物地肤Kochia scoparia (L.) Schrad.的干燥成熟果

  • 石桢楠根

    药材名称石桢楠根拼音Shí Zhēn Nán Gēn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樟科植物四川钓樟的根。原形态四川钓樟,又名:石桢楠、兰花树。乔木,高达17米。叶纸质,线状长椭圆形,长14

  • 木通

    《中药大辞典》:木通药材名称木通拼音Mù Tōnɡ别名通草、附支(《本经》),丁翁(《吴普本草》),丁父(《广雅》),葍藤(《本草经集注》),王翁、万年、万年藤(《药性论》),燕蕧、乌蕧(《

  • 重楼

    《中国药典》:重楼药材名称重楼拼音Zhònɡ Lóu英文名RHIZOMA PARIDIS别名七叶一枝花、金线重楼、灯台七、铁灯台、蚤休、草河车、白河车、枝花头、海螺七、螺丝七来源本

  • 蒲种壳

    《中药大辞典》:蒲种壳药材名称蒲种壳拼音Pú Zhǒnɡ Ké别名地蒲壳、扁蒲壳(《苏州本产药材》)。出处《药材资料汇编》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瓠子老熟的干燥果皮。立秋至白露间,采取老热

  • 《中药大辞典》:莸药材名称莸拼音Yóu别名边兰、方梗金钱草、野苋草,半枝莲、倒挂金钟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马鞭草科植物莸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5~90厘米。小技有向下的白色柔毛

  • 韭根

    《中药大辞典》:韭根药材名称韭根拼音Jiǔ Gēn别名韭黄(《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韭的根及鳞茎。化学成分韭菜的根含硫化物、甙类和苦味质。性味辛,温。①《纲目》:"温。&qu

  • 肋柱花

    药材名称肋柱花拼音Lèi Zhù Huā出处始载于《内蒙古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辐状肋柱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omatogonium rota-tum(L.)Fries ex

  • 横经席

    《全国中草药汇编》:横经席药材名称横经席拼音Hénɡ Jīnɡ Xí别名篦子王、梳篦王、薄叶红厚壳、独角风、铁将军、跌打将军、碎骨莲、皮子黄来源藤黄科胡桐属植物薄叶胡桐Caloph

  • 枫香树皮

    《中药大辞典》:枫香树皮药材名称枫香树皮拼音Fēnɡ Xiānɡ Shù Pí别名枫皮(《本草拾遗》),枫香木皮(《纲目》)。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的树皮。性味①《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