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巴豆霜

巴豆霜

药材名称巴豆霜

拼音Bā Dòu Shuānɡ

英文名SEMEN CROTONIS PULVERATUM

来源本品为巴豆的炮制加工品。

性状本品为粒度均匀、疏松的淡黄色粉末,显油性。

鉴别取本品约0.5g,研碎,加乙醚10ml,浸泡 2小时,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置试管中挥干,加盐酸羟胺饱和的甲醇溶液0.5ml 及麝香草酚酞指示液 1滴,再加氢氧化钾饱和的甲醇溶液至显蓝色后,再多加 4滴,加热至沸腾,冷却,加稀盐酸调节pH值至2~3,加三氯化铁试液3 滴及氯仿1ml,振摇,上层溶液显紫红色。

含量测定取本品约5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100ml ,回流提取(6~8小时)至脂肪油提尽,收集提取液,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低温蒸干,在100℃干燥1小时,放冷,精密称定,即得。

本品含脂肪油应为18.0%~20.0%。

炮制取净巴豆仁,照制霜法(附录Ⅱ D)制霜,或取仁碾细后,照[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脂肪油含量,加适量的淀粉,使脂肪油含量符合规定,混匀,即得。

性味辛,热;有大毒。

归经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峻下积滞,逐水消肿,豁痰利咽。用于寒积便秘,乳食停滞,下腹水肿,二便不通,喉风,喉痹。

用法用量0.1~0.3g,多入丸散用。

注意孕妇禁用;不宜与牵牛子同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甘蔗

    《全国中草药汇编》:甘蔗药材名称甘蔗拼音Gān Zhe别名红甘蔗来源禾本科甘蔗Sacharum sinense Roxb.,以秆、汁入药。生境分部南方各省。化学成分含蔗醣13~27%、己酸、乙醇酸(g

  • 廊茵

    《中药大辞典》:廊茵药材名称廊茵拼音Lánɡ Yīn别名红火老鸦酸草、蛇不钻、猫儿刺(江西《草药手册》),南蛇草(《甘肃中草药手册》)。出处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蓼科植物刺蓼的全草。夏、秋采

  • 鼠李

    《全国中草药汇编》:鼠李药材名称鼠李拼音Shǔ Lǐ别名老乌眼、老鸹眼、臭李子来源鼠李科鼠李属植物鼠李Rhamnus dahurica Pall.,或乌苏里鼠李R. ussuriensis J. Va

  • 山大黄(华北大黄)

    药材名称山大黄(华北大黄)拼音Shān Dài Huánɡ别名峪黄、河北大黄来源蓼科大黄属植物华北大黄Rheum franzenbachii Munt.,以根入药。春秋采挖根部,除

  • 斑叶紫金牛

    药材名称斑叶紫金牛拼音Bān Yè Zǐ Jīn Niú别名血党、小罗伞、斑叶朱砂根、百两金、沿海紫金牛来源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斑叶紫金牛Ardisia punctata Lind

  • 大蝎子草

    药材名称大蝎子草拼音Dà Xiē Zi Cǎo别名大荨麻,大荃麻、蝎子草来源荨麻科蝎子草属植物大蝎子草Girardinia palmata (Forsk.) Gaud.,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

  • 黄花木

    《中药大辞典》:黄花木药材名称黄花木拼音Huánɡ Huā Mù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黄花木的种子。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打下种子。原形态灌木,高1~3米。茎圆柱形,

  • 臭柏

    《中药大辞典》:臭柏药材名称臭柏拼音Chòu Bǎi别名新疆圆柏、双子柏(《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阿尔叉、霍宁-阿尔茨(蒙名)。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柏科植物沙地柏的枝叶、球果。

  • 露兜竻心

    《中药大辞典》:露兜竻心药材名称露兜竻心拼音Lù Dōu Lè Xīn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露兜树科植物露兜树的叶芽。性味①《生草药性备要》:"味甜,性寒。"②

  • 通光散

    《全国中草药汇编》:通光散药材名称通光散拼音Tōnɡ Guānɡ Sàn别名乌骨藤、大苦藤、通关散、黄木香、下奶藤来源萝藦科牛奶菜属植物通光散Marsdenia tenacissima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