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小花吊兰

小花吊兰

药材名称小花吊兰

拼音Xiǎo Huā Diào Lán

别名三角草、山韭菜、土麦冬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小花吊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lorophytum laxum R. B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晾干。

原形态小花吊兰 多年生草本。叶基生,近于两列着生;叶片线形,常呈弧状弯曲,长10-30cm,宽3-6mm,有1条明显的中脉,基部扩大,抱茎,膜质,半透明。花茎从叶腋抽出;总状花序顶生;花小,淡紫色或绿白色,有柄;花被6裂;雄蕊6;子房无柄,3室,每室有胚珠多颗。蒴果三楼状扁球形,开裂。每室通常具1颗种子,种子圆形。花、果期10月至翌年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湿润肥沃的草地、庭园或山坡荫蔽处或岩石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细长,须根状,簇生或散生,上端具短根茎。叶二列状排列,条形,长8-30cm,宽4-6mm。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全草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皂甙(sapo-nin)。

性味味微苦;性凉;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毒蛇咬伤;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蛇咬伤者敷伤口周围。

注意本品有毒,剂量不宜过大。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野洋烟根

    药材名称野洋烟根拼音Yě Yánɡ Yān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高莴苣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山苦菜"条。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镇痛。复

  • 金礞石

    《中国药典》:金礞石药材名称金礞石拼音Jīn Ménɡ Shí英文名LAPIS MICAE AUREUS别名礞石来源本品为变质岩类蛭石片岩或水黑云母片岩。采挖后,除去杂石及泥沙。性

  • 青葙子

    《中国药典》:青葙子药材名称青葙子拼音Qīnɡ Xiānɡ Zǐ英文名SEMEN CELOSIAE别名野鸡冠花、狗尾花、狗尾苋来源本品为苋科植物青葙Celosia argentea L. 的干燥成熟种

  • 百足藤

    药材名称百足藤拼音Bǎi Zú Ténɡ英文名Creeping Pothos别名神仙对坐草、石上蜈蚣、飞天蜈蚣、百足草、铁斑鸠、巴岩姜、姜藤、天蜈蚣、土石蜈蚣、雄鸡尾、细蜈蚣草、蜈蚣草、石蜈蚣、下山蜈

  • 朝鲜当归

    药材名称朝鲜当归拼音Cháo Xiān Dānɡ Guī别名土当归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朝鲜当归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elica gigas NakaiRadix Angelicae G

  • 地锦

    《中药大辞典》:地锦药材名称地锦拼音Dì Jǐn别名地噤(《本草拾遗》),常春藤(《植物名实图考》),爬墙虎、红葡萄藤、红葛(《中国树木分类学》),爬山虎(《苏南种子植物》),大风藤、过风藤

  • 核桃叶

    药材名称核桃叶拼音Hé Tɑo Yè别名胡桃叶来源本品为胡桃科植物胡桃Juglans regia L.的叶。多鲜用,随用随采。性味苦、涩,平。有毒。功能主治解毒,消肿。用于象皮种,

  • 余甘子

    《中国药典》:余甘子药材名称余甘子拼音Yú Gān Zǐ来源本品系藏族习用药材。为大戟科油柑属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 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至次春果实成熟时采收

  • 倒扣草

    《中药大辞典》:倒扣草药材名称倒扣草拼音Dǎo Kòu Cǎo别名牛舌大黄、牛舌头、鱼鳞菜(《岭南采药录》),倒钩草、倒梗草(《广州植物志》),破布粘、白基牛膝、鸡骨草(《福建民间草药》),

  • 鸡冠花

    《中国药典》:鸡冠花药材名称鸡冠花拼音Jī Guān Huā英文名FLOS CELOSIAE CRISTATAE别名鸡公花、鸡髻花、鸡冠头来源本品为苋科植物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