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小羊桃

小羊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羊桃

药材名称小羊桃

拼音Xiǎo Yánɡ Táo

别名羊奶奶

来源猕猴桃小羊桃Actinidia purpurea Rehd.,以根、皮、果实入药。

生境分部江西、四川、云南、贵州。

性味酸、涩,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补虚益损。

吐血,慢性肝炎,月经不调:用量0.5~1两。

风湿关节痛:小羊桃根1两,水煎服,另用2两煎水熏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小羊桃

药材名称小羊桃

拼音Xiǎo Yánɡ Táo

别名羊奶奶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猕猴桃科植物紫果猕猴桃果实。秋季采收。

原形态落叶缠绕灌木,高3米左右;外皮粗糙。叶互生,有柄,在短枝上半部的叶较密聚,叶片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8厘米,宽2.5~4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圆形,边缘具紧贴的尖锯齿,下面脉腋间有星状毛丛。花杂性,白色,成腋生聚伞花序,或单生;萼片卵圆形。浆果卵圆形至矩圆形,径2~2.5厘米,有喙,紫色。

生境分部生于岩山石缝中。分布贵州、四川、云南、湖北、江西等地。

性味酸涩,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补虚益损。

复方①治吐血:小羊桃根或果实一两。捣绒,加酒少许,冲水,澄清后去渣取水服。

②治月经病:小羊桃根一两,加高梁秆炖肉吃。

③治慢性肝炎:小羊桃根、酸汤秆根各五钱。煨水服。

④治风湿关节痛:小羊桃根一两,煨水服;另用二两煨水熏洗患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小羊桃

药材名称小羊桃

拼音Xiǎo Yánɡ Táo

英文名Root or fruit of Purple Actinidia

别名羊奶奶、软枣猕猴桃、圆枣子、牛奶果、牛奶子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猕猴桃科植物紫果猕猴桃的根或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tinidia arguta(Sieb.et Zucc.)Planch.ex Miq.car.purpurea(Rehd.)C.F.Ling[A.pur purea Rehd.]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紫果猕猴桃藤本,长7-20m。小枝无毛或幼时具细柔毛,来年枝灰褐色;髓隔片状,白色至淡褐色。单叶柄长3-5cm,无毛,稀具绒毛;叶片纸质,卵形至长方椭圆形,长8-13cm,宽4.5-8cm,先端尖,基部圆形、阔楔形、截平形至微心形,两侧通常不对称,边缘具细小上渐尖的锯齿,背面脉腋上有少量?毛,侧脉5-7对,向上弯曲,近边缘分叉而互相网结。聚伞序腋生,雄花序多花,雌花序常为3花;花单性雌雄异株或单性花与两性花共存;萼片5,卵形,无毛或撒生细柔毛,干后基部变为黑色;花瓣5,淡绿色或白色,阔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干后变为蓝色;雄蕊多数,花药紫黑色或棕褐色;子房瓶状,无毛,长约6mm,花柱长3.5mm。浆果柱状卵球形,长1.5-3.5cm,直径1.5-2cm,成熟时紫红色或深紫色,无毛,先端有喙。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3600m的山地林中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陕西、浙江、江西、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浆果柱状卵圆形,长2-3.5cm。表面皱缩,紫红色,先端有喙,萼片早落。气微,味酸、涩。

性味酸;涩;平

归经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补虚益损。主风湿性关节痛;慢性肝炎;吐血;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肠,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长毛风毛菊

    药材名称长毛风毛菊拼音Zhǎnɡ Máo Fēnɡ Máo Jú英文名Leaf of Pilose Combretum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长毛风毛菊的全草。拉丁植物

  • 大报春花

    药材名称大报春花别名水白菜、报春花、大癞痢来源报春花科大报春花Primula pseudodenticulata Pax var. polyphylla (Franch.) W. W. Smith,以

  • 枳根皮

    《中药大辞典》:枳根皮药材名称枳根皮拼音Zhǐ Gēn Pí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的根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枸橘"条。化学成分根含柠檬苦素、印度榅桲素、邪蒿

  • 五味草

    《中药大辞典》:五味草药材名称五味草拼音Wǔ Wèi Cǎo别名地锦苗(《救荒本草》),金钩如意草(《滇南本草》),水金钩如意(《昆明药植调查报告》),紫茧(《滇南本草》整理本)。出处《滇南

  • 姜三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姜三七药材名称姜三七拼音Jiānɡ Sān Qī别名三七姜、姜叶三七、土田七、竹叶三七、姜七来源姜科姜七属植物姜三七Stahlianthus involucratus (King)

  • 黄海葵

    药材名称黄海葵拼音Huánɡ Hǎi Kuí英文名yellow sea anemone别名海菊花、沙筒、海腚根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海葵科动物黄海葵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大树三台

    药材名称大树三台来源大戟科三台树属植物三台树Cleidion brevipetiolatum Pax et Hoffm.,以树皮入药。全年可采,切碎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消炎解表,利湿解毒,通便。

  • 鳖卵

    《中药大辞典》:鳖卵药材名称鳖卵拼音Biē Luǎn出处《本草蒙筌》来源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卵。性味《医林纂要》:"咸,寒。"功能主治①《本草蒙筌》:"盐淹煮吞,补阴虚亦验

  • 臭威灵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威灵药材名称臭威灵别名大叶兔耳风、威灵仙[云南]来源菊科风毛菊属植物棉毛风毛菊Saussurea lanuginosa Vant.,以根入药。夏秋采集,洗净切碎晒干。性味甘、辛,

  • 花松萝

    药材名称花松萝拼音Huā Sōnɡ Luó来源药材基源:为松萝科植物花松萝的地衣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snea florida (L.)Wigg.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