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密纹薄芝

密纹薄芝

药材名称密纹薄芝

拼音Mì Wén Báo Zhī

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密纹薄芝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noderma tenue Zhao,Xu et Zhang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集,晒干备用。

原形态子实体一年生,有柄,有时无柄,木栓质至木质。菌盖半圆形或近扇形,基部常连结在一起,(5.5-7.5)cm×(3.5-6)cm,厚2-4mm,表面紫褐色或近黑色,近边缘处稍呈红褐色,有光泽,有显着的轮纹,靠近边缘轮纹更加稠密,基部纵皱显着;边缘薄而锐,多向内卷,呈波状。菌柄圆柱形,粗细不等,或稍扁,有时近念珠状,侧生或稍呈背侧生,与菌盖接触处凸起,与盖面同色或较深,有光泽。管口面污白色至污黄色;管口圆形或近圆形,每1mm间5-6个。菌肉淡白色或木材色,厚1-2mm,菌肉里有多数球形或近球形的腹孢子。孢子卵形或顶端平截,双层壁,外壁无色,光滑,内壁小刺不明显,淡褐色至褐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木上。多为人工培育。

资源分布:密纹薄芝 主产于北京。

性状性状鉴别 菌盖半圆形,长径5.5-7.5cm,短径3.5-6cm,厚2-4mm,表面紫褐色或淡黑褐色,边缘稍呈红褐色;有似漆样光泽,轮纹显着,近边缘处更为稠密;边缘薄,波状,内卷。管口面污白色或污黄色,管口类圆形,每1mm间5-6个。纵切面可见菌管长约1.5mm,淡褐色。菌柄圆柱形,粗细不等,常近似念珠状,与菌盖同色,具光泽。木栓质或木质。气微,味淡。

2.显微鉴别 皮壳构造呈拟子实层型,微带褐色,组成菌丝棍棒状,顶端膨大部分宽4.5-9μm,长20-25μm。生殖菌丝透明,壁薄,直径3-5μm。骨架菌丝淡褐色,壁厚至实心,树状分枝,骨架干直径4-6μm,分枝末端形成鞭毛状无色缠绕菌丝。缠绕菌丝无色,壁厚,直径1.5-2μm。孢子卵形,或顶端平截,外壁透明,平滑,内壁无小刺或小刺不明显,淡褐色或褐色,长9-11μm,直径6-7.3μm。腹孢子近球形,淡褐色,有纹饰,长12-13.5μm,直径10.5-12μm。

性味微苦;温

功能主治宁心安神;解毒保肝。主神经衰弱;心悸;失眠;急性肝炎;慢性肝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研末冲。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芸苔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芸苔子药材名称芸苔子拼音Yún Tái Zǐ别名油菜子来源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的种子。初夏果实成熟采收,晒干。性味

  • 竹蠹虫蛀末

    《中药大辞典》:竹蠹虫蛀末药材名称竹蠹虫蛀末拼音Zhú Dù Chónɡ Zhù Mò别名竹蛀屑(《圣惠方》)。出处《纲目》来源为竹蠹虫科昆虫竹蠹虫幼

  • 广西莲座蕨

    药材名称广西莲座蕨拼音Guǎnɡ Xī Lián Zuò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观音座莲科植物广西观间座莲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iopteris kwangsiensis Ching原形态

  • 石蜡红

    药材名称石蜡红拼音Shí Là Hónɡ别名月月红、天竺葵来源牻牛苗儿科石蜡红Pelargonium hortorum Bail.,以花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苦、涩

  • 萹蓄

    《中国药典》:萹蓄药材名称萹蓄拼音Biǎn Xù英文名HERBA POLYGONI AVICULARIS别名扁蓄、大萹蓄、鸟蓼、扁竹、竹节草、猪牙草、道生草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萹蓄Polygo

  • 报春花

    《中药大辞典》:报春花药材名称报春花拼音Bào Chūn Huā别名橡只玛尔布(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条纹报春的花朵。6~8月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

  • 调经草

    药材名称调经草拼音Tiáo Jīnɡ Cǎo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冬青卫矛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冬青卫矛,又名:正木、八木、大叶黄杨。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米。枝有白色皮孔,小

  • 海龙

    《中国药典》:海龙药材名称海龙拼音Hǎi Lónɡ英文名SYNGNATHUS别名杨枝鱼、钱串子来源本品为海龙科动物刁海龙Solenognathus hardwickii (Gray) 、拟海

  • 芒硝

    《中国药典》:芒硝药材名称芒硝拼音Mánɡ Xiāo英文名NATRII SULFAS来源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性状本品为棱柱状、长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及粒状。无色

  • 水麻叶

    《中药大辞典》:水麻叶药材名称水麻叶拼音Shuǐ Má Yè别名土甘草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荨麻科植物冷水花的全草。秋后采。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全体无毛,高30~60厘米。叶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