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寄居蟹

寄居蟹

《全国中草药汇编》:寄居蟹

药材名称寄居蟹

拼音Jì Jū Xiè

别名真寄居蟹、寄居虾、寄居虫、寄生虾、海寄生

来源甲壳纲寄居虾科寄居蟹Eupaqurus bernhardus,以去螺壳的全体入药。

生境分部辽宁沿海。

性味甘,温。

功能主治消炎,活血。

治血瘀腹痛:寄居蟹5个,瓦焙研面,黄酒冲服,日服2次。

治跌打损伤,淋巴结炎:干寄居蟹适量,磨醋外涂患处。

治眩晕,耳鸣:寄居蟹2~3两,酒炒后加冰糖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寄居蟹

药材名称寄居蟹

拼音Jì Jū Xiè

英文名Soldier crab

别名寄居、寄居虫、巢螺、寄居虾、寄生虾、海寄生、白住房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活额寄居蟹科艾氏活额寄居蟹下齿细螯寄居蟹及寄居蟹科动物长腕寄居蟹等多种寄居蟹去螺壳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Diogenes edwardsii(de Haan)2.Clibanarius infraspinatus Hilgendorf3.Pagurus samuelis(Stimpson)[P.geminus Mclaughlin]

采收和储藏:退潮后于岩石间捕捉,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1.艾氏活额寄居蟹,形态较大的个体头胸甲长约30mm。额角为一位置在两眼柄基部的鳞片之间的活动刺所代替。头胸甲劲沟前方部分富有钙质,两侧具有横皱褶。左螯特大,无毛,其长节及腕节均呈三角形,背面散布有小颗粒突起近两缘有1列粒,外缘有1列棘,较显着,掌部扁平,侧面平滑,外面常有1小海葵附着共生,上下两缘及指部具有小刺状颗粒突起。右螯较小,两指及掌部有金黄色毛。第2、3步足的腕节及掌节背缘有1列小棘,指节、掌节上生长毛,稍为弯曲,其两侧缘也有毛。寄住的螺壳外面也常有小海葵附着共生。

2.下齿细螯寄居蟹,头胸甲长约35mm,宽28mm左右,额角尖,两柄细长,达第1触角柄第3节中部,而与第2触角柄等长,第2触角鞭长,两螯大小、形状相同,腕节、掌节、指节密生小疣状突起及毛,螯足长节下内缘有一强大的齿。第2、第3、对步足及眼柄上有显着纵条纹,第4、第5对步足指节似螯形,腹部左面有不等二分叉腹肢。头胸甲及腹部淡黄色,鳃部及眼柄中间深绿色,两边绿黄色。步足纵条纹黄色。

3.长腕寄居蟹,头胸甲长约10mm,宽9mm左右。额角中央尖。眼柄达第1触角柄末节的中部,与第2触角棘等长。第2触角棘长,达柄的末节1/3或2/3处,向外侧弯贡,内侧多毛。第2触角鞭比头胸甲长约1.5倍。左螯比左螯大,指、掌、腕节的表面均密布尖或圆齿突,并有稀细短毛。腕节长于掌部,似长方形。左螯小掌部外面很少毛。第1、第2步足指节短于掌节。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栖息于潮间带低潮区的沙质或泥沙质海底,常在海滨石块间或浅水内负壳爬行,喜寄居于阔口螺壳内。

2.栖息于沿岸半咸水中。

3.多于海滨潮间带活动,繁殖很多。

资源分布:1.我国分布于沿海各海区。

2.分布于黄海、东海及南海。

3.分布于全国沿海。

性状性状鉴别,全体似蟹,额角为一活动刺所代零星。左螯特大,无毛,右螯较小,两指和掌部有金黄色毛。腹部柔软,向上歪斜。有海腥味。

性味味甘;微辛;性温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痛消肿。主瘀血腹痛;跌打损伤;淋巴结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焙干研末。外用:适量醋磨涂敷。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活血散瘀的功能。主治瘀血腹痛,眩晕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蛇百子

    《中药大辞典》:蛇百子药材名称蛇百子拼音Shé Bǎi Zǐ别名逼死蛇、毛老虎(《陆川本草》),黄黄草、大还魂(《广西药植名录》),假藿香(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陆川本草》来源

  • 麦瓶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麦瓶草药材名称麦瓶草拼音Mài Pínɡ Cǎo别名面条菜、米瓦罐来源石竹科蝇子草属植物麦瓶草Silene conoidea L.的全草。春夏采,洗净晒干。性味

  • 香构

    《中药大辞典》:香构药材名称香构拼音Xiānɡ Gòu别名藤构、娃娃皮、野棉皮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瑞香科植物小黄构的茎皮和根。全年可采,晒干。原形态小黄构,又名:黄构。常绿灌木,高0

  • 狗狗秧

    《中药大辞典》:狗狗秧药材名称狗狗秧拼音Gǒu Gǒu Yānɡ别名打碗花、夫儿苗、狗娃秧(《河南中草药手册》)。出处《河南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旋花科植物日本天剑的根及全草。夏秋连根挖出,切段,晒干。原

  • 石链子

    药材名称石链子拼音Shí Liàn Zi英文名all-grass of Creeping Bulbophyllum别名麦斛、牛虱子、小绿芨、果上叶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伏

  • 茄叶一枝蒿

    药材名称茄叶一枝蒿拼音Qié Yè Yì Zhī 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岗斑鸠菊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nonia cliouorum Hance.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晒干。原

  • 大风药叶

    药材名称大风药叶拼音Dà Fēnɡ Yào Yè别名纤序鼠李叶。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尼泊尔鼠李Rhamnus napelensis(Wall.)Laws.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

  • 狭叶竹节参

    药材名称狭叶竹节参拼音Xiá Yè Zhú Jié Shēn别名竹根七、野三七、鸡头七、土三七、藏三七、三七、扣子七、竹节三七、峨三七、峨眉三七、芋儿七、白三七、明七、竹根七、萝卜参、大竹根七来源药材

  • 桦褶孔

    药材名称桦褶孔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桦褶孔Lenzites betulina (L.)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长在阔叶树及针叶树的朽树干上。性味淡,温。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

  • 狗脚草根

    《中药大辞典》:狗脚草根药材名称狗脚草根拼音Gǒu Jiǎo Cǎo Gēn出处《中国药学会1962年学术会议论文文摘集》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假木荷的根。挖取根部,洗净,切成薄片,晒干。原形态假木荷,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