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姬蕨

姬蕨

《全国中草药汇编》:姬蕨

药材名称姬蕨

别名水蕨

来源蕨类姬蕨科姬蕨Hypolepis punctata (Thunb.) Mett.,以全草、叶入药。

生境分部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性味苦、辛,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痛。主治烧烫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烧烫伤:鲜品全草捣烂,用洗米水或冷开水调匀,取汁外涂。

外伤出血:鲜嫩叶捣烂敷伤处,或用干叶研粉撒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姬蕨

药材名称姬蕨

拼音Jī Jué

英文名Punctate Flake Fern

别名岩姬蕨、冷水蕨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姬蕨科植物姬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polepis punctata(Thunb.)Mett.[Polypodium punctatum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陆生蕨类,植株高达1m。根茎横走,粗壮,密生棕色节状长毛。叶远生;叶柄长30-55cm,禾秆色,基部呈棕色,有灰白色节状毛;叶片纸质,近卵形,三至四回羽状浅裂,长35-75cm,宽20-25cm,基部圆楔形,先端渐尖,羽片5-10对,狭卵形或卵状披针形,第1对最大,长12-20cm,宽4-10cm;二回羽片10-20对,宽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下部的较大,长2.5-5cm,宽1.2-2cm;末回羽片6-8对,长圆形,两侧有3-4对浅裂片,两面有灰白色节状毛;叶脉羽状,侧脉分叉。孢子囊群圆形,生于末回裂片基部的两侧或上侧的近缺刻处,无囊群盖,常被略反折的裂片边缘遮盖。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300m的潮湿草地、林边,有时生在石隙或墙缝内。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状茎被有棕色毛。叶柄略粗曲,长22-25cm,表面棕褐色。叶片常皱缩,展平后呈长卵状三角形,长35-70cm,宽20-25cm,顶部叶片一回羽状深裂,中部以下三至四回羽状深裂;羽片卵状披针形,二回羽状分裂;小裂矩圆形,长约5mm,边缘有钝锯齿。有时在末回裂片基部两侧或上侧的近缺刻处可见孢子囊群。气微,味苦、辛。

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姬蕨甙(hypoloside)A、B、C、,姬蕨酮(hypacrone),欧蕨伊鲁甙(ptaquiloside),蕨素(pterosin)A、D、H、I、K、Z,3S-蕨甙(3S-pteroside)D,2R,3R-蕨素L-2'-O-β-D葡萄糖甙(2R,3R-pterosin L-2'-O-β-D-glucoside),2S,3R-蕨素 L-2'-O-β-D-葡萄糖甙(2S,3R-pterosin L-2'-O-β-D-glucoside),3S-蕨素(3S-pterosin)D,3R蕨素(3R-pterosin)D,金粉蕨素(onitin)。叶含姬蕨素(hypolepin)A、B、C,即蕨素H、Z、I,并含姬蕨酮。

性味苦;辛;凉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血。主烧烫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草捣敷;或干品研末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的功能。用于烫伤及外伤出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叶白纸扇

    药材名称大叶白纸扇拼音Dà Yè Bái Zhǐ Shàn别名黐花、大叶靛青、山膏药、惊风草、鸡母樵、铁尺树、白纸扇、臭叶树、合叶通草出处《植物名实图考》第二十九卷群芳类载有(黍离)花一名,曰:"(黍

  • 灯台菜

    药材名称灯台菜拼音Dēnɡ Tái Cài别名苞叶景天。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大苞景天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um amplibracteatum K.T.Fu[S.bracteatum

  • 迎春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迎春花药材名称迎春花拼音Yínɡ Chūn Huā别名小黄花、金腰带、清明花、金梅花来源木犀科茉莉花属植物迎春Jasminum nudiflorum Lindl.,以叶及

  • 梓实

    《中药大辞典》:梓实药材名称梓实拼音Zǐ Shí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果实。秋、冬间摘取成熟果实,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梓白皮"条。生境分部产湖南、河

  • 清香桂

    药材名称清香桂拼音Qīnɡ Xiānɡ Guì别名胃友、野樱桃、野扇花、大风消、万年青、桂花矮陀陀来源黄杨科野扇花属植物清香桂Sarcococca ruscifolia Stapf,以根及果

  • 野扁豆

    《中药大辞典》:野扁豆药材名称野扁豆拼音Yě Biǎn Dòu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豆科植物毛野扁豆的全草或种子。原形态多年生攀援草本,全体绿色带灰白色,各部有锈色腺点。茎稍呈棱状。3出

  • 岩人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人参药材名称岩人参拼音Yán Rén Shēn来源桔梗科党参属植物紫花党参Codonopsis purpurea Wal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切碎,晒干

  • 盐肤木

    药材名称盐肤木拼音Yán Fū Mù别名盐霜柏、盐酸木、敷烟树、蒲连盐、老公担盐、五倍子树来源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以根、叶入药。根全年可采,夏秋

  • 黑花韭

    药材名称黑花韭拼音Hēi Huā Jiǔ别名黑花野韭、山韭菜、野韭菜、野薤白、苍山黑花野韭来源百合科黑花韭Allium tchongchanense Levl.[A. bulleyanum Diels

  • 羊蹄草

    《中药大辞典》:羊蹄草药材名称羊蹄草拼音Yánɡ Tí Cǎo别名紫背草(《植物名实图考》),假芥兰、爆仗草(《岭南采药录》),红背叶(《广州植物志》),叶下红、喇叭红草(《福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