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大果臭椿皮

大果臭椿皮

药材名称大果臭椿皮

拼音Dà Guǒ Chòu Chūn Pí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木科植物大果臭椿的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lanthus altissima (Mill.)Swingle var.sutchuenensis (Dode)Rehd.et Wils. [A.sutchuenensis Dode]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挖取根部,刮去粗皮,剥取根白皮,切丝,晒干。

原形态大果臭椿 落叶乔木,高10-30m。树皮灰色或淡褐色,幼枝无毛,红褐色,有光泽。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柄紫色,长5-10mm;叶片卵状披针形,通常较大,长9-14cm,宽1.5-7.5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至圆形,边缘无纤毛,近基部两侧有粗齿1-2对,每粗齿背面有1腺体。花小,杂性,白色带绿,排成多分枝的圆锥花序,长35-50cm;花瓣长约2.5cm,两面均被柔毛,雄花有雄蕊10,长于花瓣,花丝基部被粗毛;雌花中雄蕊短于花瓣,心皮5,花柱扭曲,粘合,柱头5裂。翅果长圆状椭圆形,长4.5-7cm,宽1.5-2cm,微带红褐色。种子1颗,位于翅果的近中部。花期6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2500m的路旁、沟边杂木林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

化学成分根皮含樗苦素(ailanthin)及皂甙(saponin);木材含树脂(resin),鞣质(tannin),碳水化合物(carborhydrate)及香草醛(vanillin)等。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解毒杀虫。主痢疾;便血;崩漏;带下;疮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熬膏涂。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牛奶树

    《中药大辞典》:牛奶树药材名称牛奶树拼音Niú Nǎi Shù别名牛奶子(《广州植物志》),乳汁麻木,牛奶稔、猪母茶、猪奶树(《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桑科

  • 木莲果

    《中药大辞典》:木莲果药材名称木莲果拼音Mù Lián Guǒ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木兰科植物木莲的果实。8月果实成热而未开裂前采收,晒干。原形态木莲(《白香山集》),又名

  • 河豚子

    《中药大辞典》:河豚子药材名称河豚子拼音Hé Tún Zǐ出处《纲目》来源为鲀科动物弓斑东方鲀、虫纹东方鲀、暗色东方鲀的卵子。性味《本草拾遗》:"有大毒。"功能

  • 青羊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羊参药材名称青羊参拼音Qīnɡ Yánɡ Shēn别名青阳参、闹狗药、牛尾参、小绿牛角藤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青羊参Cynanchum otophyllum Schne

  • 野鸦椿花

    《中药大辞典》:野鸦椿花药材名称野鸦椿花拼音Yě Yā Chūn Huā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省沽油科植物野鸦椿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鸦椿子"条。性味甘,平,无毒。功能主治

  • 松寄生

    药材名称松寄生拼音Sōnɡ Jì Shēnɡ别名松上寄生出处松寄生之名始载于《生草药性备要》。《纲目拾遗》所载之松上寄生,其原植物很可能包括本品。今有人考《植物名实图考》之柏寄生为本品,但详观附图,两

  • 小金樱子

    药材名称小金樱子拼音Xiǎo Jīn Yīnɡ Zǐ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小果蔷薇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小金樱"条。性状果实圆形,直径0.5~1厘米;外表面深棕色

  • 岗梅叶

    《中药大辞典》:岗梅叶药材名称岗梅叶拼音Gǎnɡ Méi Yè出处《岭南草药志》来源为冬青科植物梅叶冬青的叶。随时可采。功能主治治感冒,跌打损伤,痈毒,疔疮。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

  • 雀麦

    《全国中草药汇编》:雀麦药材名称雀麦拼音Què Mài来源禾本科雀麦Bromus japonicus Thun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长江、黄河流域各地。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止汗

  • 雕头

    药材名称雕头拼音Diāo Tóu别名老雕头来源隼形目秃鹫Aegypius spp.;鹰Accipiter spp.;金雕Aquila chrysaetos (L.);海雕Haliaee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