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地麻黄

地麻黄

药材名称地麻黄

拼音Dì Má Huánɡ

别名粟米草(《植物名实图考》),地杉树(《贵州民间药物》),鸭脚瓜子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番杏科植物粟米全草。5~6月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全体无毛。直根较细,黄白色。茎倾斜,有棱,多分枝,叶3~5片似轮生,根出叶倒卵形或长椭圆形;茎生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全缉,无柄。歧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形,红褐色,有短柄;花被5,分离;雄蕊3~5,与花被互生;子房上位,3室,花柱3,短。蒴果胞背开裂,种子多数,圆肾形,棕黑色,有瘤状突起。

生境分部生于荒地沙土,及河坝等处。分布我国中部至西南部。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淡微涩,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腹痛泄泻,皮肤热疹,火眼。

《广西药植名录》:"抗菌消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烂包寸口或塞鼻。

复方①治腹痛泄泻:粟米草一两,青木香仙鹤草各五至六钱。水煎,早晚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②治皮肤热疹:地麻黄捣烂包寸口。(《贵州民间药物》)

③治火眼:地麻黄嫩尖七朵,九里光嫩叶七张。两药混合捣烂塞鼻内,左眼痛塞右鼻孔,右眼痛塞左鼻孔。(《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白毛鹿茸草

    药材名称白毛鹿茸草拼音Bái Máo Lù Rónɡ Cǎo别名鱼腮草、六月霜来源为玄参科鹿茸草属植物白毛鹿茸草Monochasma savatieri Fra

  • 金狗脊黄毛

    药材名称金狗脊黄毛拼音Jīn Gǒu Jǐ Huánɡ Máo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根茎上的细柔毛。药理作用经118次犬、兔实验证明,对于疤痕组织、肝脏、肿脏的

  • 新疆延胡索

    药材名称新疆延胡索拼音Xīn Jiānɡ Yán Hú Suǒ别名西延胡索、延胡索、元胡。出处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延胡索附图有西玄胡索,无说明。李中立《本草原始》指出:"西玄胡索外黑内黄。"新疆在西

  • 过腰蛇

    药材名称过腰蛇拼音Guò Yāo Shé英文名tridentata Merremia别名地旋花、凉粉草、飞洋草、山茑萝藤、野通心菜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过腰

  • 吉龙草

    药材名称吉龙草拼音Jí Lónɡ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Fragrant Elsholtzia别名暹罗香菜出处始载于《云南经济植物》。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吉龙草的茎叶。拉丁植物动

  • 短蕊万寿竹

    药材名称短蕊万寿竹拼音Duǎn Ruǐ Wàn Shòu Zhú别名百味参、百尾笋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短蕊万寿竹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srum brachystemon Wang

  • 木天蓼

    《中药大辞典》:木天蓼药材名称木天蓼拼音Mù Tiān Liǎo别名天蓼(《药性论》),藤天蓼(《本草拾遗》),天蓼木(《圣惠方》),含水藤(《中国树木分类学》),葛枣、葛枣猕猴桃(《东北木

  • 山苦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苦菜药材名称山苦菜拼音Shān Kǔ Cài别名老蛇药、野洋烟来源菊科山莴苣属植物毛脉山莴苣Lactuca raddeana Maxim.,以全草或根入药。夏秋采集,鲜

  • 三棱马尾

    药材名称三棱马尾拼音Sān Lénɡ Mǎ Yǐ别名三棱草、大三方草、仙鹤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镜子苔草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ex phacota Spreng.采收和储藏:夏、

  • 乌蛇皮

    《中药大辞典》:乌蛇皮药材名称乌蛇皮拼音Wū Shé Pí出处《纲目》来源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皮。原形态动物形态详"乌蛇"条。功能主治《纲目》:"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