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地苏木

地苏木

药材名称地苏木

拼音Dì Sū Mù

别名过山龙蕨萁钻石黄、鸡血莲(《四川常用中草药》),散血莲凤尾七(《贵州药植目录》)。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金星蕨科植物披针新月蕨根茎全草。秋季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70~13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粗壮,坚硬,径达1厘米,黑褐色,有纵槽沟。纤维根黑褐色,密被棕色柔毛。羽状复叶,远生;叶柄粗壮,长15~25厘米,稻秆色;叶片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40~80厘米,宽18~30厘米,纸质;羽片6~9对,互生,长线形至狭线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先端渐尖,边缘有浅锯齿,基部广楔形,有短柄,侧脉羽状,细脉7~9对。孢子囊群圆形,近侧脉着生排成两行;无囊群盖;孢子两面形。

生境分部生于中山以下的沟中阴湿地或山林下。分布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及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药》:"苦涩,凉。"

功能主治①《四川常用中草药》:"散瘀血,除湿。治跌打腰痛,血凝气滞。"

②《贵州药植目录》:"治劳伤,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或浸酒。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越西川木香

    药材名称越西川木香拼音Yuè Xī Chuān Mù Xiānɡ别名越西木香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越西川木香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olomiaea denticulata (Ling) Shi

  • 亚麻

    《中药大辞典》:亚麻药材名称亚麻拼音Yà Má别名鸦麻(《本草图经》),胡麻饭(《滇南本草》),山西胡麻(《植物名实图考》),山脂麻、胡脂麻(《中国药植志》),胡麻(《昆明民间常用

  • 墨地

    药材名称墨地拼音Mò Dì别名八月瓜(《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鬼臼的果实。性味①《四川中药志》:"性平,味酸涩,有毒。"②《陕西中草

  • 伤寒头

    药材名称伤寒头拼音Shānɡ Hán Tóu别名细叶香茶菜、虫牙药、月风草、牛尾巴蒿、三叉金、三姐妹、三托艾、大箭根、老人风、牛尾草、三叶扫把、马鹿尾来源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轮叶香茶

  • 《中药大辞典》:鸽药材名称鸽拼音Gē别名鹁鸽(《食疗本草》),飞奴(《开元天宝遗事》)。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鸠鸽科动物原鸽、家鸽或岩鸽的肉或全体。原形态①原鸽,又名:野鸽(《本草图经》)。体长约30

  • 小茜草

    药材名称小茜草拼音Xiǎo Qiàn Cǎo别名滇茜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云南希草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iayunnanensis(Franch.)Dlels采收和储藏:秋季采集

  • 橙耳

    药材名称橙耳拼音Chénɡ ěr别名黄木耳来源药材基源:为银耳科真菌橙耳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emella cinnabarina(Mont.)Pa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洗净,晒干。

  • 绵毛娃儿藤

    药材名称绵毛娃儿藤别名通脉丹、三白根、大白前[广东马山]来源萝藦科棉毛娃儿藤Tylophora mollissima Wigh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功能主治全叶:治哮喘。根:清肺热,止咳

  • 狼萁草

    药材名称狼萁草拼音Lánɡ Qí Cǎo别名芒萁、穿路萁、路萁子柴、筲萁子柴、鸡毛蕨、反蕨叶、蜈蚣草、冷猪窝、硬蕨萁、蕨叶草、铁郎鸡、篦子草、狼机柴、芦萁、芒、狼萁、蕨萁草、山芒来源药材基源:为里白科

  • 红小麻

    药材名称红小麻拼音Hónɡ Xiǎo Má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红小麻的叶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porteainterrupta(L.)Chew[Urticainterrupta 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