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地星

地星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星

药材名称地星

拼音Dì Xīnɡ

别名蜘蛛、米屎菰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地星科地星属植物硬皮地星Geastrum hygrometricum Pers.,以子实体孢子入药。秋季采收,剥去外包被的硬皮备用。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清肺热,活血,止血。用于支气管炎,肺炎,咽痛音哑,鼻衄;外用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1钱;外用孢子粉适量撒敷伤口。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地星

药材名称地星

拼音Dì Xīnɡ

别名米屎菰、地蜘蛛、量湿地星、土星菌、大孤、山蟹石蟹

出处《西园菌谱》载:“状似马勃,大如弹丸及米粉团,色似松露,嫩时食味似松露,老则自剖为五瓣花,内赤有指头大者,弹之出黄粉,若误入耳,则令人聋。”此系指本品,但是否致聋,尚待考。

来源药材基源:为地星科真菌硬皮地星和尖顶地星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硬皮地星 Geastrum hygrometricum Pers.[Astraeus hyrometricus (Pers.)Morg.;Geaster hygrometricus Mass.]2.尖顶地星 Geastrum tirplex(Jungh.)Fisch.[Geaster triplex Jung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去净杂质,晒干。

原形态1.硬皮地星 子实体初呈球形,后从顶端呈星芒状张开。外包被3层,外层薄而松软,中层纤维质,内层软骨质。成熟时开成6至多瓣,湿时仰翻,干时内卷。外表面灰至灰褐色。内侧淡褐色,多具不规则龟裂。内包被薄膜质,扁球形,直径1.2-2.8cm,灰褐色。无中轴。成熟后顶部口裂。孢体深褐色,孢子球形,褐色,壁具小疣,径7.5-11μm。孢丝无色,厚壁无隔,具分枝,直径4-6.5μm。表面多附有粒状物。

2.尖顶地星 包被呈圆球形,顶部具一尖喙。包被径3-8cm,外包被呈芒状开裂5-8瓣,背面灰色,腹面肉桂色,有龟裂。内包被灰色,薄膜状,直径1.7-2.7cm。成熟时顶端开裂。孢体锈褐色,基部有短柄状的轴托。孢子球形,褐色,有疣突,3.5-5.5μm。孢丝线状,淡褐色,径5-6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硬皮地星 生于松林砂土地上,也见于空旷地带。5-10月常见。

2.尖顶地星 生于草地或灌丛地,有时亦见于落叶层和腐殖质上。夏、秋季雨后习见。

资源分布:1.硬皮地星 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及西藏等地。

2.尖顶地星 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1.硬皮地星 子实体星状外包被已剥去。内包被扁球形,直径1.8-2.8cm,顶端口裂,灰色至褐色。膜质。孢体深褐色。

2.尖顶地星 内包被球形,直径1.7-3.5cm,嘴部明显,宽圆锥形,粉灰色至烟灰色,膜质。孢体锈褐色。

性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清肺;利咽;解毒;消肿;止血。主咳嗽;咽喉肿痛;痈肿疮毒;冻疮流水;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研末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树叶

    药材名称红树叶拼音Hónɡ Shù Yè英文名Bruguiera gymnorrhiza (L.)Lam.来源药材基源:为红树科植物木榄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uguiera gymnorrhi

  • 多脉鹅耳枥

    药材名称多脉鹅耳枥拼音Duō Mài é ěr Lì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多脉鹅耳枥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pinus polyneura Franch.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剥取根皮,

  • 豆根木蓝

    药材名称豆根木蓝别名山扫帚、山花子来源豆科木蓝属植物花木蓝Indigofera Kirilowii Maxim. ex Palibin,以根入药。春秋可采,洗净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

  • 女金丹

    药材名称女金丹拼音Nǚ Jīn Dān别名三父子、三兄弟、三姐妹、九月豆、三叶青、山乌豆、牛贴额、金飘带、玉扣带来源豆科胡枝子属植物绿叶胡枝子Lespedeza buergeri Miq.,以根、叶入

  • 羊屎条根

    《中药大辞典》:羊屎条根药材名称羊屎条根拼音Yánɡ Shǐ Tiáo Gēn别名羊奶根(《分类草药性》),羊食子根(《四川中药志》)。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忍冬科植物黑汉条之根

  • 三十六荡

    《中药大辞典》:三十六荡药材名称三十六荡拼音Sān Shí Liù Dànɡ别名老君须;鸡骨香、双飞蝴蝶(《南宁市药物志》),土细辛、藤叶细辛、哮喘草、关腰草、芒尾蛇、毛

  • 花椒簕

    药材名称花椒簕拼音Huā Jiāo Lè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Cuspidate Pricklyash别名通墙虎、山花椒、见血飞、乌口簕藤、花椒藤。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

  • 银老梅

    《中药大辞典》:银老梅药材名称银老梅拼音Yín Lǎo Méi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银老梅的茎、叶、花。秋季采收,晒干。原形态小灌木,高约1米。茎分枝成丛,老枝

  • 石夹生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夹生药材名称石夹生别名石甲生、小活血、小石生来源虎耳草科石夹生Ribes davidii Franch.,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湖北、云南。性味苦、涩,微温。功能主治活血祛瘀

  • 鹅腿骨

    《中药大辞典》:鹅腿骨药材名称鹅腿骨拼音é Tuǐ Gǔ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腿骨。化学成分每100克骨髓(干重)中含铁35.9毫克,铜6.02毫克,锰0.51毫克。功能主治《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