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地打果树皮

地打果树皮

药材名称地打果树皮

拼音Dì Dǎ Guǒ Shù Pí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小乔木紫金牛的茎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arborescens Wal1.「A.humilis Vahl var.arborescens(Wall.)C.B.Clark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剥取茎皮,晒干。

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2-5m。叶互生;叶柄长5-10mm;叶片坚纸质,倒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长9-19cm,宽2-5cm,全缘;中脉于背面明显,侧脉14-20对。亚伞形花序或总状花序,有花6-12朵,腋生,花梗长1.3-2cm;萼片广卵形,长约2mm,顶端钝或圆形,基部近耳形,互相折叠,具缘毛和腺点;花瓣广卵形,白色,有紫红色腺点,基部微微连合,长5-7mm,具腺点;雄蕊较花瓣略短,花丝短,长不及花药的1/2;花药披针形,先端锐尖至渐尖,背部具腺点;雌蕊与花瓣等长。果扁球形,直径约7mm,紫红色或带黑色。具密腺点,宿存萼片反折。花期2-4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1400m的山坡灌丛中或疏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解表退热;宣肺平喘;活血散瘀。主感冒发热;哮喘痰多;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野猪肉

    《中药大辞典》:野猪肉药材名称野猪肉拼音Yě Zhū Ròu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猪科动物野猪的肉。原形态野猪(《唐本草》),又名:野彘(《淮南子》)。体长约1~2米,体重约150公斤,最大

  • 鳑魮鱼

    《中药大辞典》:鳑魮鱼药材名称鳑魮鱼拼音Pánɡ Pí Yú别名鱊鮬、鳜鯞(《尔雅》),婢聂、青衣鱼(崔豹《古今注》),旁皮鲫(《尔雅翼》),鮬鱼(《滇南本草》),文魮(

  • 大草蔻

    《中药大辞典》:大草蔻药材名称大草蔻拼音Dà Cǎo Kòu英文名Beautiful Galangal Fruit别名土砂仁、假砂仁来源为姜科植物艳山姜的果实。果实熟时采摘,晒干或

  • 五脉山黧豆

    药材名称五脉山黧豆来源豆科五脉山黧豆Lathyrus quinquenervius (Miq.) Litv.,以全草、花、种子入药。生境分部辽宁、吉林、陕西、内蒙古。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

  • 变豆菜

    药材名称变豆菜拼音Biàn Dòu Cài别名山芹菜、山芹、五指疳、鸭脚板、蓝布正出处本品始载于《救荒本草》,云:变豆菜生辉县荒野中,其苗叶初作地摊野生,叶似地牡丹极大,又锯齿尖,其后叶中分生茎叉,梢

  • 蛇疙瘩

    药材名称蛇疙瘩别名红姜、野黄姜、岩陀、毛头寒、半边伞、紫姜、大红袍、岩七、红升麻[云南]来源虎耳草科鬼灯檠属植物羽叶鬼灯檠Rodgersia pinnata Franch.,以根状茎入药。夏秋采集,晒

  • 二色补血草

    《中药大辞典》:二色补血草药材名称二色补血草拼音èr Sè Bǔ Xuè Cǎo别名燎眉蒿(《甘肃中草药手册》),补血草、扫帚草、匙叶草、血见愁(《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

  • 羊须

    《中药大辞典》:羊须药材名称羊须拼音Yánɡ Xū出处《纲目》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的须。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功能主治①《纲目》:"治小儿口疮,蠼螋尿疮。&

  • 裂叶崖角藤

    药材名称裂叶崖角藤拼音Liè Yè Yá Jiǎo Ténɡ别名大过山龙、过山龙、过江龙、青竹标、金草篐、麒麟尾、大青蛇、大憨青、爬树龙来源天南星科裂叶崖角藤R

  • 羊胲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羊胲子药材名称羊胲子拼音Yánɡ Hǎi Zǐ别名羊嚼子、羊咬子、山羊胃结石来源偶蹄目牛科山羊Capra hircus L.,以胃中草结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河北。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