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台湾泡桐

台湾泡桐

药材名称台湾泡桐

拼音Tái Wān Pào Tónɡ

英文名Bark or root of Kawakami Paulownia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台湾桐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ulownia kawakamii Ito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取树皮,或结合修剪取皮,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台湾泡桐 小乔木,高6-12m。树冠伞形,主干矮;小枝褐灰色,有明显皮孔。叶柄较长,幼时具长腺毛;叶片心脏形,大者长达48cm,先商具锐尖头,全缘或3-5浅裂或有角,两面均有粘毛,老时变为单条粗毛。花序枝的侧枝发达,几乎与中央主枝等势或稍短,故花序为宽大圆锥形,长可达1m;小聚伞花序无总花梗,有黄褐色绒毛,常有花3朵;花梗长12mm;花萼具明显的凸脊,有绒毛,萼齿深裂至一半以上,呈狭卵圆形,锐头,边缘有明显的绿色之沿;花冠近钟形,浅上比色至蓝紫色,长3-5cm,外有腺毛,花冠管的基部细缩,向上扩大,檐部2唇形,直径3-4cm;雄蕊长1-1.5cm,子房有腺毛,花柱长1.4cm。蒴果卵圆形,长2.5-4cm,先端有短喙,果皮薄,突萼辐射状,强裂反卷。种子长圆形,具具翅,长3-4cm。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500m的山坡灌丛、疏林及荒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

性味味苦;涩;性寒

功能主治祛风解毒;接骨消肿。主风湿痹痛;疮痈肿毒;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叶:外用治跌打损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苍条鱼鳖

    药材名称苍条鱼鳖拼音Cānɡ Tiáo Yú Biē别名蚂蝗连天蕨、拟石苇(《广西中兽医药植》),石豇豆(《陕西植药调查》),卧龙草、马牙齿、瓜子草、打不死、三百棒(《湖南药物志》

  • 野鸡草

    《中药大辞典》:野鸡草药材名称野鸡草拼音Yě Jī Cǎo别名小仙茅(《贵州药植目录》)。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石蒜科植物小金梅草的全株。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球形或长圆形,顶部冠以黑

  • 假蓝靛

    药材名称假蓝靛拼音Jiǎ Lán Diàn别名木蓝(《陆川本草》),小蓝青(《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豆科植物野青树的茎叶及种子。7~8月采收。原形态直立灌木或

  • 小茜草

    药材名称小茜草拼音Xiǎo Qiàn Cǎo别名滇茜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云南希草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iayunnanensis(Franch.)Dlels采收和储藏:秋季采集

  • 小垂头菊

    药材名称小垂头菊拼音Xiǎo Chuí Tóu Jú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矮垂头菊的全草或花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emanthodium humile Maxim.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

  • 紫背金盘草

    药材名称紫背金盘草拼音Zǐ Bèi Jīn Pán Cǎo别名破血丹、筋骨草、石灰菜、九味草、散瘀草、散血丹、退血草、散血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紫紫背金盘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jug

  • 地羊鹊

    《中药大辞典》:地羊鹊药材名称地羊鹊拼音Dì Yánɡ Què别名斑鸠窝、三月黄花、酸米子、小花生藤(《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百脉根的全

  • 漆大姑

    《中药大辞典》:漆大姑药材名称漆大姑拼音Qī Dà Gū别名毛漆、毛七哥(《陆川本草》),毛七公、大毛七、算盘子、野南瓜(《南宁市药物志》),漆大伯(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杨漆姑婆(

  • 野樱桃

    《中药大辞典》:野樱桃药材名称野樱桃拼音Yě Yīnɡ Táo别名缠条子出处《宁夏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盘腺野樱桃的果实、种子。7~8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5

  • 鸡骨菜

    药材名称鸡骨菜拼音Jī Gǔ Cài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垂枝双楯的根。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达6米。幼枝有短柔毛。单叶对生,椭圆形或披针形,长4~7厘米,宽1.5~3厘米,先端短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