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凤仙根

凤仙根

《中药大辞典》:凤仙根

药材名称凤仙根

拼音Fènɡ Xiān Gēn

出处《纲目》

来源凤仙花科植物凤仙

性味①《纲目》:"苦甘辛,有小毒。"

②《岭南采药录》:"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软坚,消肿。治风湿筋骨疼痛,跌扑肿痛,咽喉骨哽。

①《纲目》:"治鸡、鱼骨哽,误吞钢铁,杖扑肿痛。散血通经,软坚透骨。"

②《分类草药性》:"治一切崩带,风湿瘫痪,筋骨疼痛。"

③《岭南采药录》:"去红肿之毒。浸酒甚佳。"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跌扑伤,红肿紫瘀,溃烂:凤仙根、茎捣敷。(《本草正义》)

②治跌打损伤:凤仙花根适量,晒干研末,每次三至五钱。水酒冲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③治骨鲠喉:金凤花根,嚼烂噙下,骨自下,便用温水灌漱,免损齿,鸡骨尤效。(《世医得效方》)

④治水肿:凤仙鲜根每次四至五个,炖猪肉吃,三、四次效。(《泉州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凤仙根

药材名称凤仙根

拼音Fènɡ Xiān Gēn

英文名Root of Garden Balsam

别名金凤花根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atiens balsamina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根部,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凤仙花 一年生草本,高40-100cm。茎肉质,直立,粗壮。叶互生;叶柄长约1-3cm,两侧有数个腺体;叶片披针形,长4-12cm,宽1-3cm,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锐锯齿,侧脉5-9对。花梗短,单生或数枚簇生叶腋,密生短柔毛;花大,通常粉红色或杂色,单瓣或重瓣;萼片2,宽卵形,有疏短柔毛;旗瓣圆,先端凹,有小尖头,背面中肋有龙骨突;翼瓣宽大,有短柄,2裂,基部裂片近圆形,上部裂片宽斧形,先端2浅裂;唇瓣舟形,被疏短柔毛,基部突然延长成细而内弯的距;花药钝。蒴果纺锤形,熟时一触即裂,密生茸毛。种子多数,球形,黑色。

生境分部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化学成分根含矢车菊素甙(Cyanidinmono一glycoside)。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利湿消肿。主跌扑肿痛;风湿骨痛;白带;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6-15g;或研末,3-6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本草汇言》:凤仙根,通经活血之药也。李氏方,治杖扑肿痛,血脉瘀凝。此寒滑走散之品,其性快便捷烈,又不宜多服久服,恐损脾胃,泄元气也。

2.《纲目》:治鸡、鱼骨哽,误吞铜铁,杖扑肿痛。散血通经,软坚透骨。

3.《分类草药性》:治一切崩带,风湿瘫痪,筋骨疼痛。

4.《岭南采药录》:去红肿之毒。浸酒甚佳。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百部还魂

    《中药大辞典》:百部还魂药材名称百部还魂拼音Bǎi Bù Hái Hún别名还魂草(《广西中药志》),狗笠耳(《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裸蒴

  • 鸡骨柴叶

    药材名称鸡骨柴叶拼音Jī Gǔ Chái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鸡骨柴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sholzia fruticosa(D.Don)Rehd.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

  • 风箱树根

    《中药大辞典》:风箱树根药材名称风箱树根拼音Fēnɡ Xiānɡ Shù Gēn别名水杨梅蔃(《本草求原》),杨梅树根(《福建中医验方》),水杨梅根(《岭南草药志》)。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

  • 香阿魏

    药材名称香阿魏拼音Xiānɡ ā Wèi别名类阿魏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多伞阿魏的树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erula ferulaeoides (Sterd.) Korov.[Peucedan

  • 土连翘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连翘药材名称土连翘拼音Tǔ Lián Qiáo别名梅宋戈来源为茜草科土连翘属植物土连翘Hymenodictyon excelsum(Roxb.)Wall.,以

  • 地枫皮

    《中国药典》:地枫皮药材名称地枫皮英文名CORTEX ILLICII别名追地风、钻地风、南宁地枫皮、地风来源本品为木兰科八角茴香属植物地枫皮Illicium difengpi K.I.B.et K.I

  • 律草

    药材名称律草拼音Lǜ Cǎo别名勒草、葛勒蔓、来莓草性味甘、苦、寒、无毒。功能主治1、小便石淋。取律草根汁一升饮服,石当出,不出再服。2、小便膏淋。取律草根生汁三升、醋二合,混匀一次服下。3、尿血。治

  • 大叶酸藤

    药材名称大叶酸藤别名酸盘子、长叶酸藤果、马桂花来源紫金牛科大叶酸藤Embelia longifolia (Benth.) Hemsl.,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云南。性味酸、涩,平

  • 南蛇藤叶

    《中药大辞典》:南蛇藤叶药材名称南蛇藤叶拼音Nán Shé Ténɡ Yè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南蛇藤的叶片。化学成分含5种黄酮甙:山柰酚-7-鼠李

  • 落葵

    《全国中草药汇编》:落葵药材名称落葵拼音Luò Kuí别名藤罗菜、藤七、红藤菜、藤菜、滑菜果、潺菜、寸金丹、胭脂菜、胭脂豆、软姜子、粘藤、白虎下须、猴子七来源落葵科落葵属植物落葵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