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黑面神

黑面神

出《生草药性备要》。又名黑面叶山夜兰夜兰茶青凡木四眼叶。为大戟科植物黑面树Breynia fruticosa(L.)Hook.f.的嫩枝叶。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浙江、福建等地。苦,寒,有小毒清热解毒,止痛,止痒。治疔疮肿毒,湿疹,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阴道炎,烧烫伤。捣敷、捣汁涂或煎水洗。枝叶均含鞣质,预试显酚类、三萜类反应。流浸膏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可能与其中所含鞣质有关。

猜你喜欢

  • 面上证

    儿科察面诊法。五脏之气形于面部。六朝高阳生《面部形色赋》:“察儿形色,先分部位。左颊青龙属肝;右颊白虎属肺;天庭高而离阳心火;地角低而坎阴肾水;鼻在面中,脾应唇际。”钱乙《小儿药证直诀·面上证》:左颊

  • 瘖门

    出《素问·气穴论》。即哑门穴。属督脉。位于后正中线,发际上5分处,当第一、二颈椎棘突之间。

  • 六节脏象论

    《素问》篇名。节,谓一定的度数。古人以甲子纪天度,六十日甲子一周而为一节,六节为一年,故称六节。脏,指内在脏器;象,为可见之形象,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脏象。本篇首论天度,继论脏象,以明人与天地相应

  • 湿热

    ①湿和热相结合的病邪。致病可分别引致脾胃、肝胆及下焦大肠、膀胱等脏腑或皮肤筋脉的病证。《素问·生气通天论》:“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长,软短为拘,长为痿。”②温病中的一种。症见发热、头痛、身重而痛、

  • 踝厥

    病证名。指足太阳经经气逆乱而出现的小腿部疼痛、麻木、厥冷和功能障碍的病候。《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腨如裂,是为踝厥。

  • 合谷刺

    古刺法名。五刺之一。《灵枢·官针》:“合谷刺(《黄帝内经太素》称合刺),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是指在患部肌肉进针,而针向左右斜刺形如鸡爪的针刺方法。古人谓“肉之大会为谷”,本

  • 肩内俞

    经外奇穴名。见《腧穴学概论》。位于肩髃穴与云门穴连线之中点直下1寸处。主治肩臂痛不举。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 真反

    反治法之一。使用寒凉药治疗寒证,或使用温热药以治热证,称为真反。例如风火暴盛痰涎上涌、咽喉痺塞的风火症,本不能用热药,但此时以开闭为急,借用南星、巴豆、法夏等温药温开化痰,称为真反。但痰涎缓解之后,仍

  • 听呵

    经穴别名。出《针灸资生经》。《针灸大全》作听河。即听会,见该条。

  • 将军定痛丸

    《审视瑶函》卷三方。黄芩(酒洗)七钱,僵蚕、陈皮(盐煮,去白)、天麻(酒洗)、桔梗各五钱,煅青礞石、白芷各二钱,薄荷三钱,大黄(酒蒸)二两,半夏(牙皂、姜汁煮)一两。为细末,水泛为丸,绿豆大,每服二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