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即暴厥。《史记·扁鹊仑公列传》:“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积蓄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蹷而死。”参见暴厥、厥证条。
经外奇穴名。出《类经图翼》。位于头部中线,当前、后发际连线的中点处;或于百会穴后1寸取穴。主治中风,头痛,眩晕,癫痫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介绍】:见许叔微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人面子之别名,详该条。
即舌。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栝楼之别名,详该条。
验方著作。1卷。清·沈维基撰于1767年。书中共载验方46首,均系作者试用有效者,方后附若干验案。书末附《胎产良方》,亦多属经验方。现有《三三医书》本。
见《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外科》。为盾叶薯蓣之别名,详该条。
①病名。见《张氏医通·杂门》。详脱营失精条。②见失荣条。
即变蒸,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