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鲫鱼胆草

鲫鱼胆草

药材名称鲫鱼胆草

拼音Jì Yú Dǎn Cǎo

别名剪草(《生草药性备要》),山过路蜈蚣蜈蚣草、行路蜈蚣(《福建民间草药》),鲫鱼草、龙胆草、节节花、苦胆草(《广东中药》Ⅱ),苦节节花、细叶丑婆草(《农村中草药制剂技术》)。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茜草科植物耳草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近直立或平卧草本,高达0.3~1米。茎平滑或粗糙。叶对生,近革质,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8厘米,宽1~2.5厘米,上面无毛,下面通常被柔毛;托叶膜质,合生成一短鞘,顶具长刺毛5~7条。花白色,几无柄,团聚于叶腋内;萼4裂,长约2毫米,通常有毛;花冠长约3毫米.裂片4,秃净;雄蕊4;雌蕊1,子房2室,花柱线状。蒴果球形,长和宽约1.5毫米,不开裂,被粗毛。花期在夏秋间。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旷地上。分布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生物碱、黄酮甙、氨基酸。

性味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苦,性平。"

②《福建民间草药》:"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蛇、虫咬伤,喉痛,便血,牙疳。

①《生草药性备要》:"行气,敷疮止痛,理蛇伤,生津液,止喉痛。"

②《福建民间草药》:"清热润燥,凉血解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癞狗咬伤:鲫鱼胆草、老虎利、大浮萍。蜜糖捣敷之。(《岭南采药录》)

②治毒蛇咬伤:耳草一握,胡椒目一钱。加水捣烂,外敷,日换一次。

③治蜈蚣咬伤:耳草一两,绿豆二两。酌加水煎服。

④治大便下血:耳草一两和白米一两。捣烂,冲开水炖服。

⑤中痧呕吐:耳草一两。酌加开水炖服。

⑥治走马牙疳:耳草一两。水煎,另加米醋一盏漱口,每天漱三至五次。(②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水鬼蕉

    药材名称水鬼蕉拼音Shuǐ Guǐ Jiāo别名引水蕉、郁蕉来源药材基源:为石蒜种植物蜘蛛兰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menocallis littoralis(Jacq.)Salisb.[Pan

  • 金槐

    《中药大辞典》:金槐药材名称金槐拼音Jīn Huái别名十二槐花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小叶假糙苏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亚灌木,高30~80厘米。茎直立,方形,有棱,棱之间凹隙较

  • 锦地罗

    药材名称锦地罗拼音Jǐn Dì Luó别名怎地罗。一朵芙蓉花(《生草药性备要》),落地金钱、夜落金钱(《广州植物志》),文钱红(《陆川本草》),金线吊芙蓉(《南宁市药物志》)。出处

  • 刺藜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藜药材名称刺藜拼音Cì Lí别名红小扫帚苗、铁扫帚苗、鸡冠冠草、刺穗藜来源藜科藜属植物刺藜Chenopodium aristatum L.[Teloxys a

  • 梧桐

    药材名称梧桐拼音Wú Tónɡ别名中国梧桐、国桐、桐麻、桐麻碗、瓢儿果树、青桐皮来源梧桐科梧桐属植物梧桐Firmiana platanifolia (L. f.)Marsigli

  • 小岩白菜

    《中药大辞典》:小岩白菜药材名称小岩白菜拼音Xiǎo Yán Bái Cài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黄毛岩白菜的全株。5~6月采,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白背三七

    《中药大辞典》:白背三七药材名称白背三七拼音Bái Bèi Sān Qī别名大肥牛(《广州植物志》),土生地、白仔菜药、散血姜(《广西药植图志》),土田七(《广西中药志》),三百棒

  • 小檗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檗药材名称小檗拼音Xiǎo Bò别名三颗针、狗奶子、酸醋溜、刺刺溜、刺黄连、刺黄柏来源为小檗科小檗属植物豪猪刺Berberis julianae Schneid、小黄连刺B. w

  • 地锦

    《中药大辞典》:地锦药材名称地锦拼音Dì Jǐn别名地噤(《本草拾遗》),常春藤(《植物名实图考》),爬墙虎、红葡萄藤、红葛(《中国树木分类学》),爬山虎(《苏南种子植物》),大风藤、过风藤

  • 山樱桃核

    药材名称山樱桃核拼音Shān Yīnɡ Táo Hé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樱桃的种子。化学成分含皂甙。功能主治《纲目拾遗》:"发麻疹瘄痘,灭斑痕冻瘃。&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