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太平圣惠方》。为蚱蝉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荷苞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古今医统》:“此因风热久亢而生碧翳,淡青色于黑睛上,不痛不痒,久则失明。”参见宿翳及旋螺突起等条。
书名。365卷。朝鲜·金礼蒙等撰于1443年。初刊于1465年。原本已佚,1861年日本用活字排印了266卷本。本书分类整理了约150余种中、朝古代医书。卷1~3医学总论;卷4~12五脏诸论;卷13~
见福建《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为臭茉莉之别名。详该条。
见《山东中药》。即刺蒺藜,详该条。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又名混睛、混障症。《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混睛之证,初起白睛混赤,渐生赤脉,遮漫乌睛,或白或赤,漫珠一色,白忌光滑如苔,赤忌赤脉外散,其证初起则先痒后痛,渐致碜涩泪出,羞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蟾酥,详该条。
见《古今医统》。指月经。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即疿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