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六。系指耳聋之卒然发者。即暴聋,详该条。
【介绍】:唐代医家。撰《删繁药咏》3卷,已佚。
出《药性论》。为蜗牛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医方药学》。为水蛭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泽泻之别名,详该条。
《重订通俗伤寒论》方。栝蒌仁四钱,半夏一钱五分,黄连八分,枳实、黄芩各一钱,竹茹三钱。水煎去滓,入生姜汁二滴、竹沥二瓢,冲服。功能豁痰降火。治火痰郁遏胸膈,症见咳嗽不爽,胸中气闷,夜不得眠,烦躁不宁者
推拿手法。见《急救痧证全集》。与拧法相似。用拇指和食指,或再加中指,快速敏捷地用力捏住肌肉或韧带上提。多用于肩腰部。
病名。即右耳后一寸三分高骨处之有头疽。见《外科正宗》卷一。又名耳后发、耳后疽、耳后疮、发颐、参发颐、耳后毒。证同夭疽。治法参见有头疽条。
见济世养生集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百蕊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