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名。出《针灸集成》。即八风穴。见该条。
病名。出《素问·气交变大论》。症见口腔之唇颊等处粘膜,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淡黄色或灰白色之小点,单个或多个不等,周围红晕,表面凹陷,局部灼痛,反复发作,饮食吞咽有碍。《医贯》卷五:“口疮上焦实热,中焦虚寒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苹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妇人临产、忽然胎反上冲心者,由气不顺,或胞浆先下,子道干涩、儿难转身、是以上逼也。治宜催生药中,加顺气之药,使胎就下则易产,可服催生顺气饮。”(当归、川芎、肉桂、木香、乌
书名。3卷。元·忽思慧撰。刊于1330年。本书记述元代皇室贵族的饮食谱,但其卷3的部分也收载了食物本草的内容,分为米谷、兽、禽、鱼、果、菜和料物七类,约200种,分别介绍其性味和主治,并附绘图。此书较
见《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即白饼子第一方,见白饼子条。
证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三。其形如风疹,发痒。
儿科丛书。指《幼科痘疹金镜录》、《幼科铁镜》和《小儿推拿广意》三书的合刊本。各详该条。
见《医学入门》卷七。即四乌鲗骨一芦茹九,见该条。
见活人心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