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气盛。详该条。或以阳热程度较重者称心阳盛,可见烦躁发狂等症。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即倒产。详该条。
病名。《喉白阐微》:“春温、夏热、秋燥、冬寒、四时皆患白烂。”泛指急性喉病伴有脓性糜烂面或似伪膜者。
病名。即鼓胀。《丹溪心法·鼓胀》:“鼓胀又名单鼓。”详鼓胀条。
小儿推拿方法。《小儿推拿广意》:“脐上,运之治肚胀气响。”
指口内有咸味的感觉。《医学正传·口病》:“肾热则口咸。”《张氏医通》卷七:“口咸,肾液上乘也。六味地黄丸,加五味乌鲗骨。”《奇效良方·口舌门》:“五脏之气偏,由是诸疾生焉。且咸则为寒。”属虚寒者,用附
①五脏所化生的液体,即汗、涕、泪、涎、唾。《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参五脏化液条。②指水谷所化生的津液,包括汗、溺、唾、泪、髓等五种(《灵枢
骨名。又名五指骨。见掌骨条。
见《兰室秘藏·眼耳鼻门》。即助阳和血补气汤,见该条。
出《灵枢·忧恚无言》。①指咽,即单指口咽部。②咽和喉的总称,即泛指口咽部和喉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