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世医得效方》卷三。即阴囊坠胀、疼痛。为疝病的常见症状。可用灸治在足大指、次指下中节横纹中灸五壮。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即白木耳,详该条。
又称内针、下针。指将针刺入穴位,或针刺入穴位后继续向下插进。
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广枣之别名,详该条。
见《普济方》。为丝瓜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图经》。为马蔺花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身体重着,活动不便的症象。《素问·气交变大论》:“民病腹满,身重濡泄。”多因风湿、寒湿、湿热困脾所致。《溪医述·身体》:“身重如山,不利转侧,麻木浮肿者何?曰,湿在肉分也。”又“身重,跗肿,肉
出《吴普本草》。即常山,详该条。
气功学丛书。明·陆西星编撰。收录气功学专著主要有:《无口玉皇心印妙经测疏》、《黄帝阴符经测疏》、《老子道德经玄览》、《周易参同契测疏》、《参同契口义》、《崔公入药镜测疏》、《吕纯阳百字碑测疏》、《张紫
病证名。《景岳全书》卷二十七:“白睛红膜如伞纸者,此气滞血凝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