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六方。生石决明、僵蚕、防风、穿山甲、连翘、羌活各一钱,乳香、甘草、金银藤、黄连、当归尾、大黄、天花粉各八分。酒、水煎,空腹服。治颈项坚肿木硬,口躁舌干,恶心烦渴,便秘。
经穴名。代号DU19。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交冲。属督脉。位于头正中线,百会穴后1.5寸;即入后发际5.5寸处。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和左右枕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目眩,失眠,癫狂,癫痫等。沿皮刺0.5~
出《本草拾遗》。为白毛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指在产褥期的妇女。
病名。出《儒门事亲》卷二。即气疝。见该条。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熛疽,见该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一叶萩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唐代人。撰有《药石论》一卷。
《灵枢经》篇名。胀病有五脏胀和六腑胀。此外尚有脉胀、肤胀之分。本篇讨论了这些胀病的发生机制、证候特征,诊断和治法,故名。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亦名求嗣。指不孕妇女要求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