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清代医家。字慎元。浭阳(属河北丰润县)人。辑撰有《医学汇海》36卷(1820年),包括医理、杂病、补论温疫、脉法等部分。
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即恶阻。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渊腋,见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即苏木散,见该条。
经穴名。代号ST37。见《千金翼方》。《灵枢·本输》名巨虚上廉。别名上林、足上廉、巨灵上廉。属足阳明胃经。大肠之下合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直下6寸;或于足三里与下巨虚连线的中点取穴;一说在“膝下四
出《名医别录》。即棘针,详该条。
见《福建中草药》。为木槿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在上焦,适宜在饭后服药。一般认为除补养药、驱虫药外,大都可在饭后服。《神农本草经》:“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
正骨手法。适用于髌骨离位的整复。见《伤科汇纂》卷一。患膝呈半屈曲位,用推挤手法使离位的髌骨复归于原位。再用抱膝固定。
刺法用语。见《难经·七十九难》。与迎而夺之对举。指补法要顺着经气,以补益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