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越经传

越经传

外感热病不按六经次序传变所出现的证候。《此事难知·太阳六传》:“太阳少阳胆木者,名曰越经传。”越经传有多种传入途径。《医学心悟·伤寒纲领》:“亦有越经传者,如寒邪初客太阳,有不传阳明而径传少阳者,有不传阳明经而径入阳明腑者,亦有由阳明不传少阳而径入本腑者,亦有少阳不传三阴而径入胃腑者,亦有传一、二经而止者,亦有始终只在一经者。虽所传各各不同,其为传经则一也。”参见传经条。

猜你喜欢

  • 地丁草

    ①见《辽宁经济植物志》。为苦地丁之别名,详该条。②见清·叶小峰《本草再新》。为紫花地丁之别名,详该条。

  • 心下否(pǐ 匹)痛

    证名。出《素问·五常政大论》。心下,通常是指膈上部位;否,与痞同义,有闷满堵滞的意思。《诸病源候论》卷二十:“诸否者,营卫不和,阴阳隔绝,脏腑否塞而不宣通,故谓之否。”心下否痛,指膈上有痞塞胀满疼痛的

  • 草决明

    ①见《吴普本草》。为决明子之别名。②见《神农本草经》。为青葙子之别名,各详该条。

  • 岳仲仁

    【介绍】:见岳甫嘉条。

  • 脉度

    五度之一。出《灵枢·脉度》等篇。①测度经脉长短的度数。《灵枢·脉度》讨论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和蹻、任、督脉等的长度。《灵枢·骨度》:“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而脉度定矣。”②脉诊上辨别脉象的大小

  • 糠疮

    出元·滑伯仁《麻证新书》。麻疹的别称。详该条。

  • 眼粪

    眵之俗称。详该条。

  • 暑痰

    痰证之一。因暑热伤肺所致。《不居集》卷十七:“暑痰、暑热伤肺,多有痰涎,神志不清。宜清时令之火,则金清而木有制;开郁结之痰,则神安而气自宁。”参见痰证条。

  • 洁净腑

    治法之一。出《素问·汤液醪醴论》。净腑,指膀胱。指用通利小便的方药清除膀胱(下焦)潴积的水液,恢复膀胱的正常气化功能。为治疗水肿病方法之一,亦常用以治疗膀胱湿热而小便不利者。方如五苓散、五皮饮、八正散

  • 中暍

    古病名。出《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①即中暑、中热。《六气感证要义》:“伤寒论,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故中热即中暍,中暍即中暑,暑热暍三字,并无二义。”参见中热、中暑条。②指阴寒之暑证。《证治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