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李杲条。
病名。见《伤科汇纂》卷十。即打伤。详该条。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撞刺生翳外障。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荩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理虚元鉴》。即干咳嗽。详该条。
病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卷二十八。系指喉痹之因于阴虚者。若因肾阴亏损者,症见咽干少津,咽喉微痛而渴欲饮水不解,至夜尤甚,或耳鸣盗汗,腰膝酸软,牙龈出血,尺脉无力等。故张景岳云:“阴虚喉痹,其证亦内
【介绍】:明代医家,字竹溪。江浦(今属江苏)人,丁毅后裔,勤研痘科三十余年,以医名。校阅《痘疹全书》及巴蜀龙公旧著,撰《痘疹玉函集》(1522)六卷。又取先人遗篇合为《丁氏锦囊三种秘录》等书。子选、遂
见舌鉴总论条。
痿证之一。见《证治汇补·痿躄章》。多由劳倦内伤、饮食失调或久病脾胃气虚,不能充养肢体而成。主症为手足痿弱,举动无力。治以补脾益气为主。宜四君子汤。有虚热者,用补气和中汤。《医宗必读·痿》:“气虚,四君
农历六月。《素问·藏气法时论》:“脾主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