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肾的气化障碍而致小便不利,发生水肿的病机。《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见《竹林女科证治》。即经行后期,详该条。
食亦的病理之一。《素问·气厥论》:“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又谓之食亦。”王冰注:“胃为水谷之海,其气外养肌肉,热消水谷,又铄肌肉,故善食而瘦,又谓之食亦者,谓食入移易而过,不生肌肤也。”
见顾膺陀《妇科集》。忌奶者,即孕妇之乳,小儿饮之,易致吐泻等症。
《疡医大全》卷十八方。蚰蜒虫不拘多少。焙干为末,枣泥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钱,每清晨白开水送下。治瘰疬。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铺地蜈蚣之别名,详该条。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马蔺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老鸦糊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三十四。即红丝疔,见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七方。黄芩、黄连、麦门冬、天花粉、茯神、丹参、牛黄、菖蒲、远志。为丸服。治心经蓄热而致的癫证,或时烦躁,眼鼻觉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