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血风藤

血风藤

《中药大辞典》:血风藤

药材名称血风藤

拼音Xuè Fēnɡ Ténɡ

别名青藤、铁牛入石、青筋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广西中草药》

来源鼠李科植物翼核果根、茎。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木质藤本,高2~3米。根粗壮,外皮暗紫红色。茎多分枝,有细纵纹,幼枝绿色。单叶互生;革质;具柄;卵形或矩圆形,长4~8厘米,宽2~3.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全缘或稍作波浪形,两面绿色无毛,下面侧脉极明显。腋生聚伞花序或有时成顶生圆锥花序;花小,绿白色;花萼5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匙形;雄蕊5;子房2室,藏于5角形的花盘内。坚果球形,熟时红褐色,顶部有一鸭舌形膜质的薄翅,翅长3~5厘米。花期夏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沟边的疏林下或灌木丛中。分布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生物碱,黄酮甙、酚类、氨基酸、蒽醌。

性味甘,温。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涩,温。"

②《广西中草药》:"味淡,性微温。"

功能主治补益气血,祛风活络。治气血亏损,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补气补血,舒筋活络。治气血亏损,月经不调,风湿筋骨痛,四肢麻木,跌打损伤。"

②《广西中草药》:"补血祛风,强壮筋骨。治贫血,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血风藤

药材名称血风藤

拼音Xuè Fēnɡ Ténɡ

英文名Root or stem of Smoothfruit Ventilago

别名青藤、铁牛入石、青筋藤、血风根、扁果藤、血宽筋、红蛇根、牛参、老人根、穿破石

出处出自《广西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翼核果的根或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ntilago leiocarpa Benth.

采收和储藏:茎:春、秋季采收,切段晒干。根:冬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翼核果藤状灌木,高2-3m。根粗壮,外皮暗紫红色。茎多分枝,有细纵纹,幼枝绿色,无毛。叶互生;叶柄长3-5mm,被疏短柔毛;叶片薄革质,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4-8cm,宽2-3.5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全缘或稍有细锯齿,两面无毛。腋生聚伞花序或顶生圆锥花序;花小,两性,绿白色;花萼5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倒卵形,先端微凹;雄蕊5,略短于花瓣;子房2室,藏于五角形的花盘内,花柱2浅裂或半裂。核果球形,长达6cm,直径4-5mm,熟时红褐色,先端有1鸭舌形膜质的薄翅,翅长1.5-2cm,基部有宿存萼筒;种子1颗。花期3-5月,果期4-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山野、沟边的疏林下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30℃时最适宜生长,也可忍耐0℃的低温。对土壤要求不严,以上层深厚而含腐殖质丰富的砂质壤上栽培为好。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秋季果实变褐色时即成熟,选择粒大饱满留种,干通风处贮藏。翌年春季播种育苗。开沟条播,行距30cm,种子粒距5cm,覆土2cm,浇水保持苗床湿润。当苗高35cm时移栽。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的根呈圆柱形,稍弯曲,分枝极少,直径2-7cm,长20-60cm,表面粗糙,有的具纵棱,暗红紫色。栓皮松脆,可层层剥离。断面木部黄褐色至棕褐色,密布细小的黑色针孔状小点,有的中央有细小的髓。藤茎外表灰褐色,有纵条纹,少分枝。断面木部黄褐色至灰棕色,髓部明显。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根含蒽醌化合物:大黄素(emodin),大黄素甲醚(physcion),大黄素-6,8-二甲醚(6,8-dimethylemodin),1-羟基-6,7,8-三甲氧基-3-甲基蒽醌(1-hydroxy-6,7,8-trimethoxy-3-methylanthraquinone),1,2,4,8-四羟基-3-甲基蒽醌(2-hy-droisotandicin),翼核果醌(leiocarpaquinone),萘醌化合物:翼核果醌-Ⅰ(ventiloquinone-Ⅰ),翼核果素(ventilagolin)。还含羽扇豆醇(lupeol)。

鉴别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振摇,冷浸过夜;滤过,滤液挥去乙醇,残渣加稀盐酸,调节PH约等于5,搅拌使溶;滤过,滤液加氨水碱化后,以三氯甲烷萃取;萃取液挥去三氯甲烷,残渣加水5ml,滴加稀盐酸使pH约为5,使溶;滤过,滤液加氨水调节PH8-9,置试管中,滴加碘化铋钾试液,产生黄白色沉淀。(检查生物碱)(2)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20ml,振摇,冷浸过夜;滤过,滤液挥主甲醇;残渣加水10ml,滴加氢氧化钠试液碱化,搅拌使溶;滤过,滤液滴加稀盐酸使pH为中性;取滤液置试管中,加少许镁粉,滴加浓盐酸3-4滴;显紫红色。(检查黄酮)(3)取本品粉末0.2g,加10%的硫酸溶液10ml,置水浴上加热2-10min。放冷后,加入5ml乙醚振摇,静置分层后取醚层供试验:①取上述乙醚液2ml,加入1ml5%的氢氧化钠液振摇,已醚层由黄色退为无色,水层显红色。②取上述乙醚液2ml,滴加0.5%醋酸镁甲醇试液2-3滴,即产生紫红色的絮状沉淀,继续滴加过量的醋酸镁甲醇试液,沉淀消失,溶液变为紫红色。

性味甘;温

归经肺;脾经

功能主治补气血;强筋骨;舒经络。主气血虚弱;有经不调;血虚经闭;风湿疼痛;跌打损伤;腰肌劳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

各家论述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补气补血,舒筋活络。治气血亏损,月经不调,风湿筋骨痛,四肢麻木,跌打损伤。

2.《广西中草药》:祛血祛风,强壮筋骨。治贫血,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鸢胆

    《中药大辞典》:鸢胆药材名称鸢胆拼音Yuān Dǎn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鹰科动物鸢的胆。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鸢脚爪"条。功能主治治心胃气痛。复方治心胃气痛:鸢胆、鸢心、鸢肚。共炕

  • 姜露

    药材名称姜露拼音Jiānɡ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姜科植物姜的鲜根茎的蒸馏液。功能主治辟寒,解中霜雾毒,驱瘴,消食化痰。用法用量内服:炖温,3~5钱。摘录《中药大辞典》

  • 指甲花叶

    《中药大辞典》:指甲花叶药材名称指甲花叶拼音Zhī Jiɑ Huā Yè出处《国药提要》来源为千屈菜科植物指甲花的叶。原形态指甲花(《南方草木状》),又名:散沫花(《南方草木状》),番桂、柴

  • 聚头蓟

    药材名称聚头蓟别名葵花大蓟来源菊科聚头蓟Cirsium souliei (Franch.) Mattf.,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青海、四川、西藏。性味甘,苦。功能主治凉血,消炎散肿。主治吐血,鼻出

  • 花叶矮陀陀

    药材名称花叶矮陀陀拼音Huā Yè ǎi Tuó Tuó来源为楝科地黄连属植物地黄连Munronia sinica D els.以全株入药。夏秋采集,洗净、晒干或鲜用。性

  • 海柏

    药材名称海柏拼音Hǎi Bǎi来源药材基源:为隐丝藻科植物海柏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opes polyideoides Okam.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藻体暗红紫色

  • 姜炭

    药材名称姜炭拼音Jiānɡ Tàn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经炒炭形成的炮制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ingiber offcinale Rose.原形态姜,多年生草本,高50-80cm。根

  • 耳叶排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耳叶排草药材名称耳叶排草别名耳状珍珠菜、二郎箭来源报春花科耳叶排草Lysimachia auriculata Hemsl.,以根、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

  • 果上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果上叶药材名称果上叶拼音Guǒ Shànɡ Yè别名密花石豆兰、石串莲、羊奶果来源兰科石豆兰属植物极香石豆兰Bulbophyllum odoratissimum

  • 长青草

    药材名称长青草拼音Chánɡ Qīnɡ Cǎo别名雪山苓、捆仙绳、富贵草、转筋草、上天梯、土桔梗、四季青[四川]来源黄杨科粉蕊黄杨属植物顶蕊三角咪Pachysandra terminal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