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芫荽

芫荽

《全国中草药汇编》:芫荽

药材名称芫荽

拼音Yuán Suī

别名胡荽、香菜、香荽、延荽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芫荽属植物芫荽Coriandrum sativum L.,以全草成熟的果实入药。全草春夏可采,切段晒干。夏季采果实,去杂质,晒干。

炮制鲜用或洗净,晒干,切碎用。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肺、胃经。

功能主治发表透疹,健胃。全草:麻疹不透,感冒无汗;果: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均为1~3钱;外用全草适量,煎水熏洗。

备注(1)内服常与西河柳浮萍升麻葛根等配合应用。外用本品煎汤熏洗,或乘热频擦,可助麻疹透发。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芫荽

药材名称芫荽

拼音Yuán Suī

英文名Herba Coriandri

别名胡荽、香菜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鞠荽Coriandrum sativum L.的全草。全草鲜用,用时采集。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60cm,全株光滑无毛,有强烈香气。根细长,圆锥形。茎直立,有条纹。基生叶1~2回羽头全裂,裂片广卵形或楔形,边缘深裂或具缺刻,叶柄长3~15cm;茎生叶互生,2~3回羽状细裂,最终裂片线形,全缘。复伞形花序顶生;无总苞;伞幅2~8;小总苞片线形;伞梗4~10;花小,萼齿5,不相等;花瓣5,白色或淡红色,倒卵形,在小伞形花序外缘的花具辐射瓣。双悬果近球形,光滑,果棱稍凸起。花期4~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有栽培。

化学成分含癸醛(decanal);果尚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芳樟醇(linalool)、对伞花烃(p-cymene)、α-蒎烯、β-蒎烯、dl蓉烯、α-萜品烯、γ-萜品烯、牛儿醇(geraniol)、龙脑、水芹烯(phellandrene)莰烯(camphene)、脂肪油、岩芹酸(petroselic acid)。

性味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发表透疹,健胃。用于麻疹初期不易透发、食滞胃痛、痞闭。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蛇果黄堇

    药材名称蛇果黄堇拼音Shé Guǒ Huánɡ Jǐn别名扭果黄堇、断肠草出处据《晶珠本草》记载,不产哇夏嘎的地方,可用那冬赛果代替。让钧多吉说:耶冬赛果清热。叶、花状如当日丝哇(高山紫堇),花黄色,

  • 黄颡鱼颊骨

    《中药大辞典》:黄颡鱼颊骨药材名称黄颡鱼颊骨拼音Huánɡ Sǎnɡ Yú Jiá Gǔ出处《纲目》来源为鮠科动物黄颡鱼的颊骨。功能主治《普济方》:"治喉痹,黄

  • 梗花雀梅藤

    药材名称梗花雀梅藤拼音Gěnɡ Huā Què Méi Ténɡ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Henry Sageretia别名红藤、皱锦藤、柄花雀梅藤。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

  • 灯台菜

    药材名称灯台菜拼音Dēnɡ Tái Cài别名苞叶景天。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大苞景天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um amplibracteatum K.T.Fu[S.bracteatum

  • 枸橘叶

    《中药大辞典》:枸橘叶药材名称枸橘叶拼音Gōu Jú Yè别名臭橘叶(《夏子益治奇疾方》)。出处《纲目》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的叶片。化学成分叶含枳属甙、新枳属甙、柚皮甙和少量野漆树

  • 蜜柑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蜜柑草药材名称蜜柑草拼音Mì Gān Cǎo来源大戟科蜜柑草Phyllanthus matsumurae Hayata,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陕西、江苏、浙江、安徽、

  • 黄荆

    药材名称黄荆拼音Huánɡ Jīnɡ别名黄荆条、黄荆子、布荆、荆条、五指风、五指柑来源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黄荆Vitex negundo L.及牡荆V. negundo L. var. can

  • 睡莲

    《中药大辞典》:睡莲药材名称睡莲拼音Shuì Lián别名睡莲菜、瑞莲(《岭南杂记》),子午莲(《纲目拾遗》),茈碧花(《植物名实图考》)。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睡莲科植物睡莲的花

  • 朝鲜当归

    药材名称朝鲜当归拼音Cháo Xiān Dānɡ Guī别名土当归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朝鲜当归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elica gigas NakaiRadix Angelicae G

  • 小败火草

    《中药大辞典》:小败火草药材名称小败火草拼音Xiǎo Bài Huǒ Cǎo别名贡布区敦木(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爪哇婆婆纳的全草。6~8月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