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芒消

芒消

药材名称芒消

拼音Mánɡ Xiāo

英文名Mirabilite, Natrii Sulfas

别名盆消、芒硝、马牙消、英消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1.《雷公炮炙论》:凡使芒硝,先以水飞过,角五重纸滴过去脚,于铛中干之,方入乳钵研如粉,任用。

2.陶弘景:按《神农本经》无芒硝,只有消石名芒消尔。后名医别载此说,其疗与消石正同,疑此即是消石。旧出宁州,黄白粒大,味极辛苦。顷来宁州道断都绝。今医家多用煮炼作者,色全白,粒细而味不甚烈,此云生于朴消,则作者亦好。

3.《唐本草》:晋宋古方多用消石,少用芒硝,近代诸医,但用

来源药材基源:为矿物芒硝经煮炼而得的精制结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rabilite

原形态晶体结构属斜晶系。晶体呈短柱状或针状,有时为板条状或似水晶的假六方棱柱状。集合体通常为致密或疏松的块体,或呈皮壳、被膜或盐华。无色透明,多为白色及带浅黄、灰白或绿、蓝等色调,含有机质者发黑。条痕白色。半透明至近透明,新鲜断面玻璃光泽,风化面无光泽;致密集合体表面不平呈蜡状、油脂状光泽。一组解理完全。断口贝壳状。硬度1.5-2。性脆,易碎为粉末状。纯者溶于水。在干、热条件下风化失水转化为白色粉末状无水芒硝。强烧之火焰为黄色钠盐,经常含共存矿物组分;主要为钙、镁、钾的硫、硝酸盐及卤化物(如石膏、钙芒硝、泻利盐、石盐、钠硝石)以及粘土矿物等。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产于海边碱土地区、矿泉、盐场附近较潮湿的山洞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天津、山西、陕西、青海、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福建、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针状、粒状集合体,呈为棱柱状、不规则块片状或颗粒状。无色、类白色,透明;具玻璃样光泽。露置空气中表面渐风化成一层白色粉末(无水芒硝)。体轻,质脆,易碎。气无。断面不整齐。味咸微苦、凉。极易溶于水,并能溶于甘剂。以条块状结晶、无色、透明者为佳。

显微鉴别 透射偏光镜下:多呈板状或板条状;薄片中无色透明;折光率Np=1.394,Ng=1.398,负突起很低。最高干涉色为Ⅰ级黄;斜消光,消光角:Ng∧C≈31°。二轴晶;负旋旋旋旋光性。

品质标志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硫酸钠(NaSO4)不得少于99.0%。(2)杂质含量限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芒硝“检查”项规定:①铁盐与锌盐:取本品5g,加水20ml溶解后,加硝酸2滴,煮沸5min,再滴加氢氧化钠试液中和,分别加稀盐酸、亚铁氰化钾试液各1ml与适量水使成50ml,摇匀,放置10min,不得发生浑浊或显蓝色。②镁盐:本品水溶液(1→20),加氨试液与磷酸氢二钠试液各1ml,5min内,不得发生浑浊。③干燥失重: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应为51.0%-57.0%。④本品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⑤本品含砷量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化学成分1.主要含硫酸钠(Na2SO4·10H2O)。

2.此外,常夹杂种种物质如食盐、硫酸钙、硫酸镁等等。

3.芒消在大气中容易失去水,故表面常呈白粉状;此种风化的芒消,其硫酸钠含率可超过44.1%。

药理作用1.泻下作用:芒消系含有杂质的硫酸钠,玄明粉则系纯粹的硫酸钠,内服后其硫酸离子不易被肠粘膜吸收,存留肠内成为高渗溶液,使肠内水分增加,引起机械刺激,促进肠蠕动。盐类对肠粘膜也有化学刺激作用,但并不损害肠粘膜。过浓的溶液到达十二指肠时,可引起幽门痉挛,从而延迟全部药物从胃中排空,同时可将组织中的水分吸入肠管,故服时应饮大量的水以稀释之。服后4-6小时发生下泻作用,排出流体粪便。如用以治疗组织水肿,需少饮水。

2.其他作用:2.1.减轻阑尾炎症:实验性阑尾炎和阑尾穿孔的家兔,腹部外敷大黄、芒消、大蒜加适量食醋的糊剂,对阑尾及脾脏的网状内皮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使其增生现象与吞噬能力有所增强,阑尾炎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

2.2.引起肠道神经反射:正常家兔右下腹部外敷大蒜芒消糊剂,局部皮肤有发热、发红、起水疱等刺激症状,小肠及阑尾、袋状结肠运动增强;用1%普鲁卡因局部环封后,肠管运动则见减弱。因此,其作用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的。由于蠕动增强,血流供应丰富,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加强,从而调动了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

2.3.消肿止痛:感染性创伤用10-25%硫酸钠溶液外敷,可以加快淋巴生成,有消肿和止痛的作用。

2.4.利尿:4.3%硫酸钠无菌溶液静脉滴入可作为利尿剂以治疗无尿症和尿毒症。

鉴别(1)取本品水溶液,加醋酸氧铀锌试液,即发生黄色沉淀。(检查钠盐)(2)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本品粉末,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鲜黄色。(检查钠盐)(3)取本品水溶液,加殷化钡试液,即发生白色沉淀;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检查硫酸盐)

炮制1.取天然产的芒硝,用热水溶解,过滤,放冷即析出结晶,通称朴硝。再取萝卜洗净切片,置锅内加水煮透后,加入朴硝共煮,至完全溶化,取出过滤或澄清后取上层液,放冷,待析出结晶,干燥后即为芒硝(每朴硝100斤,用萝卜10-20斤)。

2.也有取天然产的芒硝,经煮炼、过滤,冷却后,取上层的结晶为芒硝,下层的结晶为朴硝。

性味辛苦咸;寒

归经胃;肺;脾;肾;小肠;三焦;大肠经

功能主治软坚泻下;清热除湿;破血通经;消肿疗疮。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目赤障翳;丹毒;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溶入汤剂,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细点眼或水化涂洗。

注意脾胃虚寒及孕妇忌服。

1.《本草经集注》:石韦为使。畏麦句姜。

2.《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各家论述1.成无己:《内经》云,咸味下泄为阴。又云,咸以软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气坚者以咸软之,热盛者以寒消之,故张仲景大陷胸汤、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皆用芒硝以软坚去实热。结不至坚者,不可用也。

2.《汤液本草》:《本经》谓芒硝利小便而堕胎。伤寒妊娠可下者,用此兼以大黄引之,直入大肠,润燥软坚泻热,子母俱安。《经》云,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此之谓欤。以在下言之,则便溺俱阴,以前后言之,则前气后血,以肾言之,总主大小便难,溺涩秘结,俱为水少。《经》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故用芒硝大黄,相须为使也。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榅桲皮

    药材名称榅桲皮拼音Wēn Bó Pí别名榅桲木皮(《纲目》)。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榅桲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榅桲"条。功能主治《本草图经》:&q

  • 杜鹃花

    《中药大辞典》:杜鹃花药材名称杜鹃花拼音Dù Juān Huā别名红踯躅(《洛阳花木记》),山踯躅、山石榴、映山红(《纲目》),艳山红(《分类草药性》),艳山花、山归来(《贵州民间方药集》)

  • 小石仙桃

    药材名称小石仙桃拼音Xiǎo Shí Xiān Táo别名对叶草、双叶岩珠、岩珠、双叶石枣、珠兰、岩豆、山枣、小叶石橄榄、水橄榄柳仔、果上叶出处《植物名实图考》:“对叶草,生云南山石上。根如麦门冬,累

  • 矩叶酸藤果

    药材名称矩叶酸藤果拼音Jǔ Yè Suān Ténɡ Guǒ别名多脉信筒子、马桂花来源紫金牛科矩叶酸藤果Embelia oblongifolia Hemsl.,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

  • 长梗千里光

    药材名称长梗千里光拼音Chánɡ Gěnɡ Qiān Lǐ Guānɡ英文名Longstalk Groundsel别名野青菜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长梗千里光的花序和全

  • 山棯叶

    药材名称山棯叶拼音Shān Shěn Yè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的叶。全年可采。性味甘,平。①《生草药性备要》:"味甘,性平。"②《本草求原》:&q

  • 青刺尖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刺尖药材名称青刺尖拼音Qīnɡ Cì Jiān别名炮筒果、牛奶捶、鸡蛋糕、梅花刺、枪子果、打枪果、阿那斯、狗奶子、蒙自扁核木来源蔷薇科扁核木属植物扁核木Prinsepi

  • 日照飘拂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日照飘拂草药材名称日照飘拂草拼音Rì Zhào Piāo Fú Cǎo别名眉毛草、地毛、牛毛草、田岸毛、牛毛毡、水虱草来源莎草科日照飘拂草Fimbri

  • 金叶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叶子药材名称金叶子拼音Jīn Yè Zi别名狗脚草、疯姑娘、补骨灵、麻虱子、马虱子、劳伤叶、云南假木荷、云南克檑木来源杜鹃花科泡花树属植物云南泡花树Craibioden

  • 柴桂

    《全国中草药汇编》:柴桂药材名称柴桂别名臭马桂、三条筋、桂皮香来源樟科樟属植物川桂Cinnamomum wilsonii Gamble,以树皮入药。立春至处暑期均可采剥,以夏初最宜。炮制选树干径达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