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药用植物提要》。为吴茱萸之别名,详该条。
八会穴之一。《难经·四十五难》:“血会膈俞。”膈俞位居心俞和肝俞之间。心主血,肝藏血,本穴居中,血液聚会,故名。凡血之为病,皆可酌情取用。
见《陕西中药志》。为钩藤之别名。详该条。
①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志活动,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作为病因是指这些活动过于强烈、持久或失调,引起脏腑气血功能失调而致病。《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
【介绍】:见屠鹏条。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分心木之别名,详该条。
药物学著作。12卷。附《本经续疏》6卷,《本经序疏要》8卷。清·邹澍撰。刊于1832年。本书以分析《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医方中药物配伍的理论来注疏《神农本草经》。其中《疏证》载药物173种,《续
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颈项、肢体僵硬,不能活动自如者。《内经知要·病能》:“强者,筋强;直者,体直而不能屈伸也。”强直是痉、痫、破伤风等病的主要症状。参见痉、癎等条。
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即房劳。详该条。
病名。又称消中、痟中、消脾。《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消渴论》:“中消者胃也,渴而饮食多,小便黄。”本病以善饥多食,形体消瘦为主要症候,或见小便甜,或因脾胃燥热所致。治宜清胃泻火,滋阴润燥。用白虎汤、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