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剂之一。用轻清升散药物组成,具有解除肌表邪气作用的方剂。《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曰: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张从正曰:“风寒之邪,始客皮肤,头痛身热,宜解其表。《内经》所谓因其轻而
出《岭表录异》。为槟榔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即娑罗子,详该条。
【介绍】:见万邦孚条。
出《本草图经》。为香薷之别名,详该条。
出《陶隐居登真隐诀》。即牡荆沥,详该条。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五色旁通五脏图》1卷,已佚。
病名。生于下颏部的一种疮疡。出《外科启玄》卷七。又名羊须疮。为脾胃湿热郁于肌肤,复感风邪而成。初起在下颏部出现小如粟米,大如黄豆的红色丘疹,焮热痒痛,破流黄水,浸淫成片。治宜祛风胜湿,凉血清热。初服升
见《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卷五十四。即天麻丸第三方。见天麻丸条。
书名。为《素问评文》24卷(附:《遗篇》)和《灵枢评文》12卷的合称。清·周学海评注。刊于1896年。内容全依通行本《内经》的编次排列。书中用品评文章的方式,根据诵读古文的要求,通过注文及旁注予以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