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证之一。见《痧胀然犀照》。详痧烦、痧睡条。
出《名医别录》。为地榆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遍身筋骨疼痛不已者。《古方汇精·奇急门》:“鬼箭打,用山栀七个炒,桃头七个,面炒,共扞饼贴患上,次日取下。”亦名箭风痛。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下颌部,承浆穴外开1寸,当颏孔处。布有面神经,颏神经和面、颏动、静脉分支。主治黄疸,面瘫,齿痛,唇口疔疮;以及齿龈溃烂,三叉神经痛等。直刺0.3~0.5寸。
即舌疮。详该条。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见《证治准绳·杂病》。即火廓。详该条。
病证名。见《经效产宝》卷中。即产门不闭,详该条。
见《证治准绳·幼科》。即惊吐,见该条。
病证名。见《奇效良方》。又名倒靥、黑疮倒靥、陷伏。痘疮收靥时,外感寒邪,腠理复闭,身痛四肢微厥,痘转青紫或呈黑色者为黑靥。出痘时感受风寒或毒气弥盛,心热与外热壅郁,蒸腾不消,毒复入里;或食少腹泄,脏腑
十天干各有阴阳所属,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阳干主运气有余,为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