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刺法名。五节刺之一。《灵枢·刺节真邪》:“彻衣者,尽刺诸阳之奇输也。”指治疗热性疾病针刺机体外侧及背部奇穴的方法,亦有认为取用热病五十九俞者。该篇还指出恶寒无汗,内外皆热,咽干欲饮的热性疾患,因奇输
即复方。《素问·至真要大论》:“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详复方条。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蔊菜之别名,详该条。
养生学著作。1卷。清·汪昂撰。撰年未详。本书记述导引、气功、摄养等防病健身的方法和对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以及饮食起居等方面应予注意的问题。
出《灵枢·经脉》。即手太阳络脉,见该条。
即孔子大圣知枕中方作水丸。治证同。见孔子大圣知枕中方条。
属清法范畴。火乃热之甚,故泻火方药较单纯清热的峻猛。火性炎上,因此泻火应兼具下降或泻下的作用。但火证有虚实之分,实火宜泻热,虚火宜补水。故泻火是针对实热火证的治法,常以清热与泻下药组合,既清其热,又起
①出《神农本草经》。为徐长卿之别名。②出《本草经集注》。为银线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
【介绍】:见王士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