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诊视图
见脉诀启悟注释条。
见脉诀启悟注释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黑大豆之别名,详该条。、
①指肝。五脏合五行,肝属木,故名。②推拿部位名。见肝经条。
经外奇穴名。见《北京中医》。位于天宗与腋后皱襞尽头的连线上,距天宗1.5寸处。主治咽喉炎。直刺0.5~0.8寸。
①头的后方,枕骨部位。《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阳之胜……头项囟顶脑户中痈。”②经穴名。代号DU17。出《素问·刺禁论》。别名匝风、会额、合颅。属督脉。督脉、足太阳之会。位于头正中线,风府穴直上1.5
见《中药志》。为石莼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淳于意条。
指针刺时,如何使用押手协助刺手进针的方法。临床常用的有指切押手法,撮捏押手法,舒张押手法,骈指押手法等数种。详各该条。
见《温病条辨》卷一。即紫雪去黄金,见紫雪条。
经外奇穴名。出《银海精微》。别名鼻通、鼻穿、穿鼻,位置缺如。近代定位于鼻骨下凹陷中,当鼻唇沟上端尽处。布有筛前神经,滑车下神经,眶下神经分支和面动、静脉。主治过敏性鼻炎,肥大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旁窦
水泻之古称。出《素问·气交变大论》。又称注泄、注下。以其泄下如水注,故名。详水泻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