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医贯》卷三:“荜薢散,治杨梅喉癣。”系指杨梅疮毒上冲,结于咽喉致喉间溃烂作痛,口出臭秽之气,久不愈者。《咽喉经验秘传》:“杨梅结毒癣由生,片白喉中秽气闻,白色变黄才可喜……。”治宜清血解毒。方
见《浙江民间草药》。为菝葜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即李核仁,详该条。
证名。嘿通“默”。密嘿,沉默不语之意。《灵枢·五乱》:“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参见忧郁条。
经外奇穴名。出《针灸集成》。所载位置与肩柱骨同。见该条。
即运气按摩。见该条。
胞,同脬,即膀胱。指膀胱的气化功能。《素问·通评虚实论》:“暴痈筋緛,随分而痛,魄汗不尽,胞气不足,治在经俞。”
即控涎丹,见该条。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金雀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经逢原》。为野料豆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