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三丁之一。其疮头稍黄,向裹黡亦似灸疮,四畔皰浆起,中心凹色赤,大如钱孔。治见疔疮条。
出《名医别录》。即葱须,详该条。
见《山东中药》。为萱草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千日红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思茅中草药选》。为矮陀陀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千金要方》卷五。冬令气候严寒,骤然感受寒冷以致肺寒而引起的咳嗽。参见寒嗽条。
证名。为疠风兼证。出《疠疡机要》上卷。多因内虚复亡津液,血虚筋无所养而致。患疠风而兼见项强、口噤、腰脊反张者。治宜大补气血为主。
【介绍】:清代医家。字祉庭。湖南湘潭人。长于喉科,撰有《疟痢成方、白喉辨症合刻》(1882年)等书。
五行归类中,肝属木,主风,由于肝气郁结,耗伤肝血,血虚风动,出现眩晕、舌麻、震颤、痉厥等肝风证候,故称。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指见情思情即精液自出者。《寿世保元·浊证》:“因见闻而出者,曰漏精。”详滑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