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势危急。《礼记·檀弓上》:“夫子之病革矣。”郑玄注:“革,急也。”
见《本草备要》。即柿饼,详该条。
见《张氏医通》卷十。即盘肠生。详该条。
即枕骨。详后山骨条。
见《浙江民间草药》。为白马骨之别名,详该条。
解剖名。指胸骨柄。《伤科汇纂》:“上横骨在喉前宛宛中,天突穴之外。”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婴儿吐乳而兼腹泻,且排泄物呈青色的证候。多因患儿感受寒邪,伤及脾胃,肝气逆乱,上扰于胃则吐乳,下扰于肠则泻青。治宜补脾平肝。用异功散加肉桂、白芍。
病名。五脏积症之总称。《难经·五十六难》载五脏之积:肝之积名曰肥气,心之积名曰伏梁,脾之积名曰痞气,肺之积名曰息贲,肾之积名曰贲豚。后世称为五积(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八)。详各该条。
【介绍】:见王肯堂条。
病名。见《焦氏喉科枕秘》卷一。①“前舌根上,或在左右两旁,或有青筋一丝在后腭,或紫点如豆大在舌根上,或青白色如蚬肉,或似桃胶,两旁红筋垂下,皆此症也。久则前心后背疼痛、暖气,喉中若虫行”(《喉症全科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