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即中消,详该条。
见《中药通报》(5):205,1956。为蛤蟆油之别名,详该条。
出《吴普本草》。又名金腰带。为瑞香科植物芫花Daphne genkwa Sieb.et Zucc.的根。分布长江流域及山东、河南、陕西等地。辛、苦,温,有毒。逐水,消肿,解毒。①治水肿,风湿痛,跌打损
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喘。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荠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①胸膈胀满之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浊气在上,则生膜胀。”明·张景岳《类经》:“浊阴主降,阴滞于上而不能降,故为胀。”多由脾失健运,消化不良,气机阻滞所致。②即气胀。《金匮翼》卷四:“膜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即代指,见该条。
①指从脉象的急、缓、大、小、滑、涩反映五脏的六种病理变化(灵枢·邪气脏腑病形》)。②指八纲中的寒、热、虚、实、表、里。
见《广州植物志》。为球兰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张绍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