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石瘕

石瘕

病名。指女子寒瘀留积胞宫所致瘕块。一名血瘕。《灵枢·水胀》:“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之。”亦指血瘕。《金匮翼·积聚统论》:“石瘕者,衃血留止,结硬如石,即血瘕也。”《证治准绳·杂病》:“此病先气病后血病,故月事不来,则可宣导而下出者也。……非大辛之剂不能已也。可服见丸、和血通经汤。”亦可用坐导药治疗。参见、血瘕条。

猜你喜欢

  • 太阳伤寒

    病名。太阳经病之一,亦称太阳表实证。由外感寒邪所致。太阳伤寒的特征是发热,恶寒,无汗,脉紧等。《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 内经脉学部位考

    见伤寒方经解条。

  • 毛姜黄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姜黄,详该条。

  • 水萝卜

    见《广西植物名录》。为水田七之别名,详该条。

  • 白苔

    正常的白苔是胃气所生,薄薄平铺于舌的中部和根部,颗粒均匀,干润适中,舌色如常。病变的白苔主风寒湿邪,主表证,一般证情尚轻;又根据舌苔的厚薄干湿,舌质的红淡以及兼证的不同,而有寒热虚实之分。

  • 雀啄法

    见提插法条。

  • 暴热

    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指突然发生的高热。《医林指月·发热》:“暴热者,热之燔灼,阳气亢害也。”《证治准绳·杂病》:“暴热者病在心肺。”《张氏医通·寒热门》:“凡暴热不止,脉滑数或洪盛,皆为实热,宜随

  • 痘疹杂说

    参见痧痘集解条。

  • 痰涎

    小儿病多涎者,《太平圣惠方》谓为“风热壅脾,积聚成涎”所致。《幼科释谜》:“小儿涎痰,“痰由涎结,涎乃脾泔。脾运胃液,肢体皆咸。脾气不足,风热相兼。壅遏中脘,口沫淹淹。乃生壮热,惊搐渐添。”“然痰与涎

  • 胎前消渴

    病证名。亦名妊娠消渴。《妇科胎产百病》:“胎前消渴是三焦火盛,四物汤加生地、黄柏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