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贵州民间药物》。为半边旗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备急千金要方》卷五:“肠痫之为病,不动摇。”参痫条。
即医界。
即养正汤,见该条。
即肝肾阴虚。详该条。
证名。指骨痿。《医宗必读·痿》:“肾痿者,骨痿也。”详骨痿条。
肥腻浓厚的食物。长期多食,不但损伤脾胃,还会发生痰热和疮疡等病证。
【介绍】:见洪金鼎条。
【生卒】:537~617?【介绍】:隋代医生。高阳(今河北高阳东)人。因母疾,览医方,以医术名闻乡里,曾任梁、陈、隋之员外散骑侍郎(较高级的近侍官),隋炀帝每病,即请智藏诊治。年八十卒。
燥痰证之一。亦称火痰。《症因脉治·外感痰症》:“燥痰之症,发热唇焦,烦渴引饮,喘欬短息,时作时止,吐咯难出,此外感燥痰之症也。”多因时令燥热之气干犯肺胃所致。治宜清热润燥、降火化痰为主。如竹叶石膏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