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皮膜

皮膜

即指今之鼓膜。《血证论》卷六:“肾开窍于耳,而肾脉却不上头,肾与心交,假道于心腑小肠之脉,以入耳中,名曰听宫。为司听之神所居,其形如珠,皮膜包裹真水,若真水破,而耳立聋,有为大声所震而聋者,皮膜破也,或聋或不聋者,心肾不交也,宜磁珠丸。”

猜你喜欢

  • 马尾黄连

    见《中药志》。即马尾连,详该条。

  • 幼科三种

    儿科丛书。指《幼科痘疹金镜录》、《幼科铁镜》和《小儿推拿广意》三书的合刊本。各详该条。

  • 羊筋痧

    痧证之一。指病处白毛积聚如筋。《痧症全书》卷中:“羊筋痧,腹胀混身板痛,此二症胸前或腰背,用小针穿皮挑出筋毛自愈,只拣疼处看有毫毛聚起者便是,药用涤痧丸,普济消毒饮。”

  • 囟骨伤

    病名。顶骨前囟部损伤。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多因跌打、坠撞所致。轻者仅局部肿痛,骨缝绽开,泛恶昏睡;重者骨陷损脑,身软屈手,昏迷不醒,气息微弱。治疗参见脑骨伤条。

  • 枪头菜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苍术之别名,详该条。

  • 毒涎

    六涎之一。见于疫病之后,由肝心脾肺受其疫毒之气,以致毒涎相积而成。症见便秘尿涩,面色黯赤,浑身发热,昏昏如醉,狂言妄语,不知人事。宜用疏泄之药,取其毒气,荡下其涎。

  • 大骨

    出《素问·玉机真脏论》。泛指全身长大的骨骼,如股骨、肱骨、髋骨等。

  • 斗肘

    ①经外奇穴名,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位于肘部,曲池穴外方,肱骨外上踝之高点处。主治臂肘神经痛,偏瘫,神经衰弱等。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②推拿穴位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又作肘。位

  • 气户

    经穴名,代号:ST13。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胸部,锁骨下缘,距胸正中线4寸处。布有锁骨上神经及胸前神经的分支;并有胸肩峰动、静脉分支通过,上方为锁骨下静脉。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满,吐

  • 胬肉侵睛

    病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即胬肉攀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