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痰闭惊厥

痰闭惊厥

病证名。见《串雅内编》。指风痰阻闭经络而引起的惊厥。多因患儿痰湿偏盛,蕴于肺胃,复为外邪所犯,或饮食所伤,邪从热化热郁生风,风痰上扰,窜及清窍,则牙关紧闭,双目上窜;扰及经隧,则四肢抽搐。体实者,宜镇风豁痰为治,如止痉散(全蝎蜈蚣);体虚者,则宜调理肺胃以降痰,宣畅气机以镇静,如六君子汤加僵蚕之类。参见痰闭条。

猜你喜欢

  • 大关节不利

    证名。指四肢的肩、肘、腕、股、膝、踝等关节伸屈不利。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多由风、寒、湿邪侵袭经络,气血痹阻所致。本证可见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证。

  • 郭履道

    【介绍】:见郭坦条。

  • 怀牛膝

    见《增订伪药条辨》。为牛膝之处方名,详该条。

  • 烂弦风

    病名。《银海精微》:“烂弦风之症,因脾胃壅热,久受风湿,更加吃诸毒物,日积月累,致成风烂。胞睑之内变成风痘,动则发痒,不时因手拂拭,甚则连眼眶皆烂,无分春夏秋冬皆如是。”属眼弦赤烂,详该条。

  • 松子疔

    病名。多由风火郁积而成。《增订治疔汇要》卷上:“生于关内小舌左右,亦有生一边者。左属心,右属肺。初发形如栗色,红或带紫。”治宜疏风清热,泻火消肿。可选用清咽利膈汤、五味消毒饮等加减。参见松子喉疔条。

  • 肉里之脉

    ①指阳维之脉。《素问·刺腰痛论》:“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欬,欬则筋缩急。”王冰注:“肉里之脉,少阳所生,则阳维之脉气所发也。”②指阳辅穴。张志聪注:“肉者分肉,里者肌肉之文理也……足少阳阳辅穴,

  • 足少阴经筋

    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并足太阴之筋,邪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

  • 爬岩红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为腹水草之别名。详该条。

  • 回阳九针穴

    出《针灸聚英》。指具有回阳救逆作用的九个经验效穴。即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环跳、(足)三里、合谷。

  • 元真

    指真气。《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详真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