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火热之邪郁而成毒。在各种病证中,尤以外科的疮疡肿毒为多见。②指烫火伤感染。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手心毒见于掌边者。见手心毒条。
病名。系指患乳蛾而舌紫胀。《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此症为因心经热毒,或因酒后温床厚被,以致热气攻于心经,故生单蛾及舌胀而紫,吐出风痰。急用三棱针刺舌下金津、玉液二穴及刺乳蛾俱被出血痰。”治宜清心解毒、
见《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为鸡娃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重庆草药》。为椿叶之别名,详该条。
产科著作。1卷。清·亟斋居士撰。刊于1715年。内容有原生、临产、真诀条辨等14篇及格言、方药等。作者主张临产时沉着镇静,掌握“睡、忍痛、慢临盆”六字诀,尽可能不服药或少服药,所论多为经验之谈。本书文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六。即桡腕关节脱位。详手掌根出臼条。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丝竹空,见该条。
见《泉州本草》。为倒扣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五十二病方》。即漏之古称。详漏条。